《儀禮·喪服·子夏傳》中曾言:"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這就是古代女子所恪守的"三從",用飽含現代文明眼光來看,生活在這樣社會氛圍中的女性毫無疑問是不幸。

綱常禮教像枷鎖一樣固化着她們的思想,順從、寡慾成爲了理應恪守的本分,在諸多專爲女性設定的條框中,"寧窮死,別娶生妻"似乎是一條不宣於口的約定俗成。

要知道古代繁瑣的結親流程,使得許多窮人因爲沒有辦法給媒婆說親的錢而無法娶妻生子,假若有了娶妻不打光棍的機會又爲什麼會放棄呢?


一.何爲生妻

"生妻"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漢大臣李陵的《答蘇武書》中,天漢元年漢武帝劉徹命中郎將蘇武持節出使匈奴,蘇武在被匈奴單于扣押19年後仍持節不屈的故事一直廣爲稱道,但在匈奴人的高壓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蘇武那般通過剛毅守正就重見天日。

與他一道前往匈奴的將軍李陵就在浚稽山苦戰8天8夜被迫兵敗投降,後來遠在長安的漢武帝輕信小人進言誤以爲李陵以一心向敵,一怒之下便下令斬殺了李陵的家人,聽聞皇帝此舉李陵悲從中來,徹底斷了回朝的念想。

直至漢昭帝繼位,李陵少時幕僚同蘇武一起力勸李陵回漢,可李陵只在《答蘇武書》中言道:"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短短十六個字,寫盡了他悲壯淒涼的前半生,而在這裏我們也第一次見到了關於"生妻"的概念。


早在漢武帝下令處死李陵家人時,他年輕的妻子逃過了一劫,由此可見所謂"生妻"慣指丈夫仍然在世,但早已無夫妻之實的女子。

在性別天平極度男權的時期傳統禮教中有着"七出、五不娶"的說法,而"生妻"中有一類女子就包含在"五不娶"之列。同樣是沒有夫妻相處之樂,那麼在寡婦都沒有被針對的年代裏,到底爲什麼"生妻"再嫁會被禁止呢?

二.《紅樓夢》裏看緣由

在文學鉅著《紅樓夢》中,榮府大奶奶李紈青年守寡,迫於守寡對象是家大業大的榮府李紈勢必無緣另嫁他人,只得自願守節。民間俗言"寡婦門前是非多",生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家庭,李紈並不是格外博學但她深諳在偌大的榮府怎樣才能活下去,怎樣才能活得更好。


在繁花似錦,各懷心思的榮府李紈並不出彩,質樸的有些格格不入,低調的做人,低調的處世,謹小慎微帶給她的是安穩有序的生活。她的精明用在了意想不到的地方,同時也值得慶幸她沒有沾染榮府的軟香紅土。

她辦詩社、愛酒、追求快樂,即使她不能穿華貴的服飾,在稻香村裏的每一天都怡然自得,豪門大戶的高院牆圈住了她的步伐,縈繞在心靈深處的活力卻讓李紈活出了自己的生活。可悲她年少守寡隱忍,可喜她心如魚燭。

與李紈這樣的可嫁但不嫁的寡婦不同,寶釵就是寧死勿娶的"生妻",在《紅樓夢》的結局中寶玉稀裏糊塗的娶了被偷樑換柱的新娘子薛寶釵。


看似金玉良緣的家族聯姻在黛玉淚盡而亡和抄家遭劫中逐漸走向終點,癡癡傻傻的寶玉終究是空夢一場,爲儘早瞭解塵緣,看破紅塵的他跟隨一僧一道回到了青梗峯,獨留未休新婚之妻薛寶釵無法另嫁他人。

在古代律法中明確的規定,丈夫未亡卻也沒有得到一紙休書的女子從名聲上來講仍然是婦人,倘若私自與其他男子結親,原先的丈夫和婆家人都可以去官府狀告,一定程度上等同於現代社會的"重婚罪",只不過古時候單指女方。

若是不顧法律迎娶這一類的"生妻",二婚的丈夫也會受到法律的懲處,這也就是不娶"生妻"的原因之一。


還有另外一種"生妻"在《紅樓夢》中也有對應的角色,她就是八面玲瓏的王熙鳳。一向懦弱的賈璉在經歷了尤二姐吞金等事後,被大權在握的鳳姐逼得走投無路,無可奈何之下一紙休書,風光無限的鳳姐淪爲了"下堂妻"。

在古代社會中"休妻"也是"生妻"的一種,但不同於寶釵的是如果有人娶,王熙鳳也願意嫁,並沒有明文規定這樁婚事不可行。

可這樣嬌縱跋扈的棄婦,彪悍之名早已宣揚至五百里開外,又有誰會娶一個名聲盡毀的婦人呢?卸去賈府管家奶奶的名聲,王熙鳳也不過落得"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三.時而瘋狂時而保守的"古人兩性觀"

"男尊女卑"的思想植根在每個古人的心裏,似乎在嚴苛的禮教下古代女性的婚戀更像一錘敲定的買賣,實際上在宋代"程朱理學"出現前,兩性關係並沒有達到極致絕對的程度。從"程朱理學"中"男女授受不清"的理念伊始,產生了有男性制定的貞操理念,並強行的將它賦予女性。

明清時期,"貞潔烈女"上升到了以生命爲標準的地步,以男權爲主的社會甚至大肆標榜這種行爲,女性生而爲人的權利一點點的被剝奪,從開放自由一步步踏入封閉怪圈,這無疑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時代發展悲劇。


我們追求的男女平權,不是一味地標榜兩性其中之一,不是打造某種性別的獨權社會,而是作爲同等的人,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能成就自我。

現代文明的興起一點點的剔除了"女性"這一名詞被沾染上的腐爛蛆蟲,婚姻是兩個人共同的選擇,也都有權利在婚姻無法進行下去的時候及時止損,時間也終將證明類似"生妻"這樣的糟粕觀念勢必會被人類良知所厭棄淘汰的。

文/史書百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