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在17世紀後期,因爲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西方列強紛紛在中國強佔地盤,他們通過向清政府搶奪鐵路建築權和港口經營權來增加他們在華的利益,當時的沙俄和英國同時看上了連接中國華北與大西北的交通要道京張鐵路的修建權,兩國也爲這條鐵路而爭執不斷,在相互爭執沒有結果後清朝便站出來決定自己修建這條鐵路。

這個決定引來了俄國和英國的嘲笑,在他們看來清政府完全沒有建設鐵路的經驗,要修建京張鐵路難度非常大,即便是英、俄兩國也沒有絕對把握,對於清朝更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在英、俄兩國準備看中國人的笑話時詹天佑站了出來。

詹天佑1861年出身在廣東南海縣,從小生活在那個動亂的年代,看到了很多中國人反抗侵略者的事情,這也讓他很小便有了一顆報國之心。1871年他在同鄉的資助下去到了美國留學,在美國耶魯大學就讀土木工程專業並獲得了學位。畢業回國後的詹天佑投身於中國鐵路事業,而當時中國的鐵路全部依賴於外國人,詹天佑只能從幫協助。

在接到修建京張鐵路的任務後詹天佑便立即趕赴了現場勘查,他看到鐵路路過的地方多數爲崇山峻嶺,要在這樣的地方修建鐵路並非易事,但從小立志報國的詹天佑並沒有放棄。

1905年京張鐵路正式開始修建,在那個沒有鋪設高架橋技術的年代,面對沿途山體的阻擋,詹天佑卻愣是用人工和炸藥開鑿了一條條的隧道。4年之後一條人字形鐵路修建成功,鐵路總投資500萬兩白銀,比原計劃節省了200萬兩。京張鐵路的建成向英、俄兩國,更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完全有能力靠自己完成鐵路的建設。這條鐵路的高超技術至今讓世界各國驚歎不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