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我們一直都以爲孫臏是一個悲情英雄,他的人生一個前期無辜受辱,後期爆發,然後順利復仇的故事。

孫臏的故事之所以廣爲人知,要首推歷史小說《孫龐鬥志演義》的功勞。

這本在明末清初時流出的,以孫臏龐涓生平爲原型的歷史小說,讓孫臏和龐涓的故事廣爲流傳。

在這本演義小說中,孫臏被塑造成完全正面的形象,是一個對龐涓親如手足且一片赤誠的單純善良的好人。

龐涓則恰恰相反,奸詐自私,嫉賢妒能,多次欺騙愚弄孫臏。

兩人共同拜鬼谷先生爲師,學習韜略,龐涓先下山,被魏王拜爲大元帥。

龐涓嫉恨孫臏才華,於是派人將孫臏騙下山,然後設計陷害孫臏,更是將孫臏挖去膝蓋骨,生怕他被魏王重用。

也就是所謂的孫子臏腳,這本歷史小說這段相關描述也大概基本符合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

後面是善良的孫臏由此淪爲乞丐,後來得到齊國大夫卜商的幫助,成爲齊國大將田忌的知己。

孫臏幫助齊國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再後來,孫臏用減竈計和縮地法迷惑龐涓,將其生擒,最終得報此仇。

而歷史上的孫臏早期真的是如此傻白甜且單純可愛的形象嗎?

在歷史上,由於孫臏兵法在東漢以後就已經失傳,很多著名的歷史學家都認爲孫臏可能就是孫武,根本就沒有孫臏這個人。

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就曾這樣推測過,認爲孫臏兵法其實就是孫子兵法。

因此事實上主流學界根本對孫臏本人的真實情況一無所知,而且認爲孫臏可能就是孫武的看法,也一度是學界主流。

直到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同時出土了竹簡本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改變了學界的認識。

也顛覆了整個歷史圈之前的認知。

現爲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

此後人們才從有限的孫臏兵法和史記的寥寥數語的記載中推測還原一個大致真實的孫臏。

據《孫臏兵法》上說,在桂陵之戰中,孫臏採用了一個非常理智但非常冷血的做法,這也展示真實的孫臏形象。

在圍魏救趙的戰術運用過程中,軍師孫臏建議田忌南下佯攻魏國的平陵。

因爲平陵城池雖小,但管轄的地區很大,人口衆多,兵力也非常強,是魏國首都大梁以東的戰略要地,易守難攻。

平陵南面是宋國,北面是魏國,進軍途中要經過市丘,容易被切斷糧道,養佯攻地,會有很好的迷惑作用,一來迷惑龐涓,讓他輕敵。二來可以採用繼續失敗的方式,吸引龐涓來摘桃子搶功勞。

但是佯攻要成功迷惑龐涓必須要付出點血的代價,那就是要真的失敗纔行。

於是孫臏問田忌:都大夫裏面誰指揮能力最弱?

田忌回答:齊城、高塘兩人。

於是孫臏果斷派遣這兩個人去打一場必然失敗的敗仗,等同於直接讓這兩人送死。

果不其然,很快,孫臏的戰略目的達到了。齊城、高塘兩人率軍攻打平陵,吸引了魏軍主力前來,兩人順理成章成爲刀下之鬼。

經此鋪墊,孫臏真正戰略目標已經成功一半。

他讓田忌兵分兩路,一路率大部隊進攻魏國的首都大梁,正式展開圍魏救趙大戲中的關鍵一環,圍魏。

另一面則誘敵深入加圍點打援,他讓田忌派少量部隊先佯攻龐涓,且戰且退,示敵以弱,使得龐涓繼續輕敵。

隨後龐涓決定輕輕裝即行,晝夜兼程回救大梁。

而孫臏則帶領主力部隊在桂陵設伏,以逸待勞,成功一舉擒獲龐涓。

此戰可謂戰略執行天衣無縫,戰術手段精妙絕倫。

但有人卻據此認爲,孫臏故意犧牲齊城、高塘的做法未免有些冷血,爲了整個戰術的成功,不惜犧牲那麼多的無辜炮灰,是不是太過冷厲殘忍。

由此他們甚至推測到,歷史上的孫臏的性格肯定不像演義小說中說的那麼善良單純,而更可能是心狠手辣,爲達目的不擇手段。

因此有人進一步闡發認爲,龐涓正是因爲早就知道孫臏心狠手辣的秉性,所以才先下手爲強,對孫臏施以酷刑,所以孫臏龐涓很難說誰冤,甚至有人說他不冤。

但筆者有不同看法。

縱然在孫臏兵法中確實記載了孫臏有意犧牲齊城、高塘、兩位指揮能力稍弱的將領,但這也只是戰場上的,權衡利弊。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戰爭是殘酷的,如果每個士兵將領都要考慮自身利益而不服務於整個大局,恐怕仗也就不用打了,必然是不戰自潰的。

而且最終的結局也將是己方死更多的人,甚至全軍覆沒,不見長平之戰的四十萬降卒乎?

因此孫臏作爲戰場上的指揮官,他只需要判斷哪種方案最有利於戰爭的勝利和整體傷亡的最少,他沒有空間可以去考慮部下的生死,否則婦人之仁會害了所有人。

因此在戰場上作爲一個優秀指揮官所在的決斷,並不能代表他日常生活中就是一個怎樣的人。

僅僅以他犧牲齊城、高塘的緣故認爲他心狠手辣,冷血之極是不公平的,更以此推測龐涓就應該先下手爲強對其施以酷刑,毫無疑問,也是武斷的。

遊戲中的孫臏形象

再說,軍師孫臏在名義上只是一個輔助,真正的輸出還是靠田忌啊,怎麼,現在都流行讓輔助背鍋嗎?

瞭解歷史本質上是需要了解更多的時代背景和人物故事資料,才能夠形成個人觀點和獨立思考的,否則只能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或者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首先自己先要有真正的瞭解,纔能有真正的見解。

因此我覺得每一個熱愛歷史或者想要了解歷史的朋友,都應該去看看一些真正歷史書,而不是隻看演義故事。

就像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是不一樣的,而我們開頭所講的那本有關龐涓孫臏的演義小說和真正的歷史也是不一樣的。

就像劉備不應該是臉譜化的人物,孫臏也不是臉譜化的人物,真實的歷史人物遠比非善即惡塑造的精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