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元旦,唐詩傅徒步徽杭古道。

不想青春就這樣逝去,不想歲月就這樣流逝,卻沒有任何痕跡。

我從浙江前往安徽,我從杭州前往黃山。

古人是從徽州前往杭州,而我則反之。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徽州,地理位置上北靠黃山,南依天目山,人均耕地面積少,生存資源比較匱乏,自宋朝以來, 當地人就不斷向外尋求發展。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販運鹽、茶、山貨,走出了一條條飽含風霜的經商之路,徽杭古道就是其中之一,古時候也被稱爲徽商與浙商奔走的“絲綢之路”。只有從這裏走出去,纔有擺脫貧苦的機會,而他們最終也正是踏着這條山路走向山外。

清末巨賈胡雪巖是否也是從這條古道而前往杭州,最終成爲一代紅頂商人?

冬天是寒冷的,冬天是蕭瑟的,冬天是沒有生機的。

一路走來,只看到山不算高,卻也陡峭,水不算深,卻也湍急。樹是枯的,上面掛滿了烏鴉。草是黃的,裏面夾雜着秋蟲。

走在這條古道上,遠處是鳥鳴,近處是人聲,喧囂而熱鬧。

走過了藍天凹,走過了清涼峯,走過了南天門……

走過了過去,走過了今天,走過了未來……

在漸行漸遠的路上,在青山綠水與白雲間,我看到了她,一個女子。

她穿着古代衣裝,對我微笑,向我招手,慢慢地消逝在雲間。

次日,我從崖邊醒來,穿好衣服,走向了未來。

忽然有感而發:

一出臨安八萬裏,即入徽州九千年。今人何處尋古人?青山綠水白雲間。

接下來,你希望唐詩傅爲哪裏賦詩?歡迎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