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30日,豆瓣读书会特邀文学爱好者西湘来到读书会第十七期,走近《海上花》,共同探索这部让张爱玲甘愿为之奉献十多年光阴的“巨坑”奇作究竟有何独特魅力。原标题:豆瓣读书会Vol.17|张爱玲甘用十余年译注的《海上花》,是如何用“平淡”掀起“波涛”的。

原标题:豆瓣读书会Vol.17|张爱玲甘用十余年译注的《海上花》,是如何用“平淡”掀起“波涛”的?

2019年6月15日开幕的上海电影节上,由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海上花》修复重映,消息一出,便一票难求。除了名导与技术的加持之外,这部电影翻拍的原著《海上花列传》实在是声名显赫。

《海上花列传》,是一部诞生于清末的吴语小说。然而,它不仅不因语言的高门槛而被埋没,反而让许多名家大师青睐有加——从鲁迅、胡适再到张爱玲。他们无不陷入《海上花列传》看似平淡又暗含波涛的故事中:明明是发生在青楼楚馆中的故事,情节里却不带什么淫秽奸邪;平淡的叙述之中,却有着更加深邃的内核……

张爱玲,更为这个围绕上海妓院而展开的故事倾心,竟甘愿为它付出十余年心血进行译注,只为把它推向国语读者和英文读者。

张爱玲赞《海上花列传》,爱《海上花列传》,更懂《海上花列传》。在她看来,《海上花列传》似乎和《红楼梦》一脉相承:虽然情节起伏不大,在平淡自然的叙述之中,却有着深刻的人物刻画。

她甚至曾这样评价道:“(中国的小说)发展到《红楼梦》是个高峰,而高峰成了断崖。但是一百年后倒居然又出了个《海上花》。

鲁迅先生称赞《海上花》“平淡而近自然”。这是文学上很不易做到的境界。

——胡适

张爱玲语译《海上花列传》,与她撰写《红楼梦魇》一样,可以理解为文学成就之后的追根寻源,她的文学的根是牢牢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

——止庵

作为一部方言奇作,《海上花列传》是如何在“使人嘴里淡出鸟来”般的平淡叙述中,道尽浮华和落寞的?它又是怎样俘获张爱玲的芳心,使她甘愿花费十多年时间进行译注的?而张爱玲又是如何窥见它的深邃,挖掘出浮华中深藏的“情”的?

海上花

(海上花开 & 海上花落)

豆瓣评分8.8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描写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对话全用苏州方言,生动活泼,开创了方言小说的先河。作者以看似不动声色的笔墨,描写了当时贫富悬殊、贵贱分明的社会生活画面。

张爱玲将《海上花列传》视作《红楼梦》之后传统小说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备至。为了去除书中的吴语对白对读者造成的障碍,她将之尽数译为国语本,分为《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两辑,合称《海上花》

5月30日,豆瓣读书会特邀文学爱好者西湘来到读书会第十七期,走近《海上花》,共同探索这部让张爱玲甘愿为之奉献十多年光阴的“巨坑”奇作究竟有何独特魅力。精彩尽在本周六的豆瓣读书会,期待你的参与~

分享嘉宾

西湘

西湘,80后,精神云南人,肉身湖南人,辣椒与肉爱好者,《海上花》安利局终身志愿者。出版作品《只怪众生太美丽》、《桃花酿》等。

活动时间

2020年5月30日(周六)19:00

活动地点

线上微信群

活动价格

8元/人

报名方式

如报名后未成功入群

请联系瓣课君(微信号:bankejun1)处理

给我片刻时光,

赠你一瓣思量。

一时瓣课,

期待与你在云端浪漫相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