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全國大部分小學生即將上學。父母不應忽視孩子的這種心理狀態:兒童期焦慮症!

臨近開學,這幾天,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在上網課時,經常感到“疲倦”、“沮喪”及“厭學”的情緒.與以前的在線課堂表現大不相同-這是近三個月的網課以來,孩子們的日常網課學習表現都很正常。

在與孩子們慢慢引導和聊天之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們的擔憂和焦慮(不僅僅是學校恐懼症).像成年人一樣,孩子也時不時地擔心和焦慮.有些孩子甚至可能過於焦慮而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

開學前,父母可以做一些工作,來幫助孩子減輕焦慮和心理壓力。

1)不要總對孩子說:別擔心,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

   引導孩子面對恐懼並耐心地進行解釋,這種恐懼不會一成不變.準備好面對不同時期的焦慮和恐懼.例如:有些孩子可能害怕聽“鬼故事”,甚至害怕看到日常動物。大一點的孩子更有可能害怕遇到生活中發生但很少發生的事情,例如感染疾病。

此時,父母應與孩子一起面對並承認孩子的恐懼.。無論孩子多大,都不要簡單地忽略他們的擔心,焦慮和恐懼。只是安慰他們說這些事情不會發生,或者暗示他們認爲這很愚蠢,沒有任何意義,而這些根本不能幫助孩子避免焦慮。

相反,父母真正應該做的是面對並承認孩子的恐懼和擔憂,並向他們表明自己的理解。與孩子一起,嘗試找到辦法。


2)不要因爲孩子的擔心而改變她們的日常生活

     家長無需從一開始就幫助孩子找到解決方案,而是讓他們自己提出辦法。只有在他們尋求幫助時才需要幫助。不要因爲孩子的恐懼而改變。日常生活,否則孩子,將沒有機會學習到他們可以應付生活中令人恐懼的事情.

例如:如果您的孩子害怕狗,並且看到狗從您身邊飛過,您可能希望迅速將孩子帶走.但是,如果執行此操作,則提示您孩子對狗的恐懼是正確的。圍繞着孩子的恐懼而改變生活,並不是要強迫孩子面對使他們恐懼的事物,而應該支持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直到他們能夠從容應對。

3)不要幫助他們找到答案,但要耐心地聽

當您的孩子情緒低落時,不要總是問“怎麼了”,而是觀察孩子的行爲以獲取更多信息.這就要求父母不必總是問孩子自己的感覺,他們可以很好地理解孩子何時以及如何感覺。確保您認真聽取孩子恐懼背後的原因。

溝通是關鍵.父母通常很容易幫助孩子提出解決方案,但是相反,父母應該讓孩子解釋他們害怕的事情,並認真傾聽,因爲孩子對可能發生的事情的恐懼是基於某種錯誤的理解.例如,一些孩子小時候就害怕乘坐高速火車. “我站在月臺上,看到火車呼嘯而過.我覺得坐在火車上真是一種感覺.”

如果您知道孩子害怕什麼,才能“真正有效”的幫助她們。


4)嘗試多角度提問,焦慮的來源和想法。

例如,可以問他們以前曾發生過什麼事情,讓他們覺得害怕的事情可能會發生.慢慢地幫助他們看到,他們因爲某件事情而引發的擔心,實際上根本不可能發生,或者即便真的發生了,他們也完全有能力應對.鼓勵並幫助孩子形成心理上的戰略戰術,這樣他們就能管理好自己的恐懼和擔心.

還要充分利用想象力.例如,如果他們害怕上學,讓他們問自己:最糟糕的情況是什麼?您害怕檢查作業嗎?仍然害怕不按時起牀?也讓他們問自己:最佳情況是什麼?工作會完成嗎?還是將鬧鐘設置爲開學前一天晚上的雙保險,家長會提前醒來?而最大的可能是,既不會最糟糕,也不會最優秀,應該就是孩子的真實表現。


5)慢慢緩解孩子的恐懼並建立自信

家長平時逐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幫助孩子計劃用幾個(比如5個)步驟來做成他們害怕擔心的事情.每完成一個步驟,就讚揚和獎勵孩子.讚揚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這些都是家長對孩子所做努力的肯定,同時也鼓勵他們面對棘手難題勇於去嘗試。


6)偶爾焦慮是正常的

要讓孩子認識到:焦慮擔心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學的是如何應對它.但是,如果焦慮經常給孩子造成困擾,讓他們躲避每天應該面對的事情,甚至錯過某些重要的環節,那麼就有必要尋求更多的心理專家的建議.同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閱讀相關書籍,瞭解可以採取哪些策略或者與諮詢心理醫生.家長的終極目標是幫助孩子對生活當中的不確定因素習以爲常,而不是要消除所有擔心.

同時,教會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