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總有崇洋媚外的情懷,從清朝末期至今,在民間有一種凡是外來的東西都比國內的好。於是民間常流傳一句外國的月亮比國內圓。這一點從水果市場來看,也非常適用。近幾年來外國的水果出口到我國的,無一不紅火起來的。外國的車釐子與國內的櫻桃,口感和營養幾乎一樣,可外國進口的車釐子價格往往要高於我們國內櫻桃好幾倍。


外國的石榴也是,價格上都比本地石榴高出一大截,也有一些是國內沒有的水果,從國外進口到我國之後年年高價。很多外來物種本該本地化種植的,卻被農民一口否決了,到底爲啥呢?

大家好,這裏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在國外是高檔水果,引進我國50年,一斤18元,農民:可別種。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蛇皮果,一種來自熱帶國家的高級水果。早在蛇皮果引進我國之前,它已在國外風靡水果市場,受到高度認可了。蛇皮果進入我國的時間也不斷,從2009年往前算也有50多年,從現在算也有60多年了。

這種在國際上佔有極大市場的高檔水果,引進我國也一度受到消費者追捧,據筆者查詢當初最開始引進我國的蛇皮果,價格賣到了1.8元一斤,這是當時的物價水平,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幾十塊錢,而如今蛇皮果在水果市場的價格也依舊是高價。筆者從市場瞭解,進口的蛇皮果價格在18元一斤左右。


從這個價格上與市場其他水果對比,蛇皮果也能夠算得上是高價水果。但從現在國內整體發展來看,蛇皮果的種植卻寥寥無幾。從2013年之後,在海南少數地區纔有小規模種植。令人無法理解的是,這水果都引進國內近60年了,爲啥種植的那麼少呢。我們再看看其他進口水果,如日本的巨峯葡萄,這種水果引進國內的時間跟蛇皮果差不多同年代,巨峯普通的引進時間爲1959年。經過60年的發展,如今已經在國內形成大規模的產業鏈,如今種植巨峯葡萄從最開始的福建、廣東、江西已經發展到我國北方多地的溫室種植,年產量已遠超國內諸多葡萄品種,在市場上佔有絕對的份額。


兩種水果對比起來,蛇皮果在國內發展依舊停留在最初引進的那個階段。到底爲啥呢?有位種植果樹的老農民這樣解釋道,蛇皮果並非普通水果,它是單一新型水果,不想葡萄那樣直接可以以優質品種淘汰現有品種,它需要一個長時間的消費者接受期。而從蛇皮果目前的市場需求來看,依舊是個小衆水果,僅靠進口就能滿足了,如國內大量種植必定會出現供過於求,賣不出去。

其次是蛇皮果種植要求很高,曾在廣西、廣東地區有小規模嘗試種植,都因無法控制常年高溫保證其順利開花結果。如種植氣候條件無法控制,那根本種不成的。所以勸阻農民朋友可別種蛇皮果,除非當地氣候很符合蛇皮果種植,不然切勿輕易嘗試種植蛇皮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