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秦始皇帝陵外城西側陵區出土的金駱駝。

秦始皇帝陵的佈局一直是大家關心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從2011年開始,對秦始皇帝陵外城西側的陵區展開詳細的考古調查與勘探工作,勘探面積50餘萬平方米。發現9座大型墓葬,自東向西一字排開。其中靠近陵園的4座墓葬爲中字形,稍遠的5座爲甲字形。這是目前秦陵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佈局規劃最清楚的一組高等級墓葬。

爲了明確其內涵、性質與年代,探尋與秦始皇帝陵的關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於2013年經國家文物局同意,對其中的一號墓進行了持續性考古發掘。根據墓葬所處位置、形制及出土物來看,一號墓時代應在秦統一之後,屬於秦代墓葬。墓葬採用壕溝及自然河流合圍,形成相對獨立的墓園,墓主與秦始皇關係密切。

一號墓是目前考古發掘的秦代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補了秦代高等級貴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收穫。一號墓的發掘,爲秦始皇帝陵乃至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研究提供了新資料,爲秦漢時期陵墓制度的發展演變提供了關鍵性依據,是中國古代國家制度從血緣政治轉向地緣政治、從封國走向帝國的重要考古資料證明。

一號墓出土的許多器物改變了我們以往的很多認識。“樂府”銘文,爲秦陵地區發現的第二例。鐵甲,爲秦代首次發現。金屬質地的樂舞百戲俑、騎馬俑、馬、獵犬等多爲首次面世,開創了以小型樂舞百戲和動物等生活氣息深厚的組合俑來隨葬的先例,爲我們展示了除秦兵馬俑之外的另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是研究秦代貴族日常生活和喪葬習俗的珍貴資料。

之前我們在戰國時期的湖北江陵望山2號楚墓中,出土了一件人騎駱駝銅燈。銅燈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方是燈盤和燈柱,下部是方座。方座上駱駝四腳站立,昂首垂尾,駝峯中坐一人,兩腿夾住駱駝,兩手舉着燈柱,造型別致,製作精巧。這說明楚國對駱駝已經有所認識。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也曾看到交河故城出土的一對駱駝金飾。

秦始皇帝陵外城西側的陵區出土的金、銀駱駝是目前國內所見最早的單體金、銀駱駝,爲研究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以前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實物材料。漢代以後,尤其是唐朝,胡人牽引滿載貨物的駱駝便成爲唐三彩最常表現的主題。

(作者單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30日 08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