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看到該小區的滑梯和鞦韆旁,孩子們一哄而上,身強力壯的搶先玩,年齡小的直哭,家長因此爭吵不休,這場面一下子嚇住了她。有這樣的家長,孩子的素質培養堪憂。

文|好孕姐

俗話說“孟母三遷”,足見周圍環境對人的重要性。也正是基於此,朋友買房時十分重視小區業主的素質。她告訴我,之前看中一套房,眼看就快談下來了,結果她又去小區轉了一圈,果斷放棄不買。爲什麼?原因出在小區的滑梯旁邊。

基本上每個小區都有供兒童遊玩的滑梯,會吸引不少孩子,家長也會在一旁守着,可以算得上是社交小圈子了。朋友看到該小區的滑梯和鞦韆旁,孩子們一哄而上,身強力壯的搶先玩,年齡小的直哭,家長因此爭吵不休,這場面一下子嚇住了她。再細看旁邊草叢裏的不明排泄物,看到一樓綠化帶裏被剷掉草皮種上的各種蔬菜,她覺得,這個小區的業主素質實在堪憂,於是放棄。

朋友的經歷其實很能說明問題。對家長來說,最刺耳的話莫過於別人批評自己孩子“缺家教”。可家教這東西在遊樂園這個小社會里體現得最清楚。誰家孩子教養好,誰家缺管教,真是一清二楚。如何判斷?有以下標準:

看孩子是否有輪流、排隊等候等規則意識

孩子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家長的後天教育相當於後天塗抹畫畫。六歲前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的最佳時期,有沒有教養,其實很大一部分指的是家長有沒有教給孩子規則意識。籠統一點講,公衆場合不要打攪到別人,行爲做事是否文明禮讓等等,細緻到遊樂園場所,玩玩具要輪流,先到的先玩,後邊的人可以排隊等,但不可以搶,不小心碰到別人要說“對不起”,等等。

但現實中,不守規矩的孩子太多了。遊樂場裏很多矛盾糾紛,都是因爲孩子不遵守規則才造成的。比如排後面的孩子推了前面孩子一把,又比如還沒輪到就要搶着玩,被人制止後哭鬧......

看家長在孩子遇到矛盾時,是護短還是積極解決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外面表現得沒有規則意識,其實是家長的教育不到位造成的。這樣的家長說不定自身就沒有什麼規則感。我曾在遊樂園裏看到兩個孩子因爲爭奪一個大瑜伽球而鬧矛盾,大孩子推了小的一把,小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哭,小孩子的家長搶先一步,不分青紅皁白就打了大孩子一巴掌,大孩子媽媽不依了,和小娃媽媽直接對打,場面一度十分熱鬧......

出現這樣的情況,先不分誰對誰錯,這本身就說明家長素質欠缺。若是雙方素質夠強,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不會出現這樣的混亂場面。有這樣的家長,孩子的素質培養堪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