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貴州遵義市,有一個叫苦竹埡村的村莊,這裏住着不少鄒姓村民,其中有一位叫鄒代清老人說,自己就是崇禎帝第四子朱慈炤的後人,當年崇禎帝的三個兒子逃出皇宮後,分別被送到了其他地方,而負責派送朱慈炤的是崇禎帝身邊的一位趙姓太監,他將四皇子送出宮後,就帶着他一路西逃,最後就到了這個偏僻的小村莊,但爲了保險起見,也將自己的姓名改了,自稱鄒啓貴,因鄒和朱諧音,所以取鄒姓。怕專家們不信,鄒代清老人還拿出了兩樣東西來證明自己的身份,其中一個是崇禎帝的寶劍,他說當年崇禎帝在位時非常喜愛第四子,於是特地賜贈了一把尚方寶劍給他,當年這把劍傳到他手上的時候,他還用這把劍砍傷過村裏的惡霸村長,而另一個則是朱慈炤的私印,根據古代皇室的傳統,每代皇子成年後都會有自己的私人印章,這就好比是我們現在的身份證一樣。

公元1627年,明熹宗突然駕崩,朱由檢臨危受命,繼承皇位,當時正處於明朝末期,內憂外患,17歲的崇禎帝即位後,勤於政務,大力打壓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一黨,我們都知道,明朝晚期,正是因爲宦官魏忠賢把持朝政,才讓明朝加速衰敗,甚至民間一度出現了只知“九千歲”而不知皇帝的景象,注意證明魏忠賢的權勢之大。

崇禎元年,朱由檢爲明熹宗時期被罷免的官員平反,並託以重任,但因爲前朝的腐敗,再加上天災人禍,崇禎帝在位期間,並沒有改變明朝滅亡的趨勢,1630年,陝西地區出現饑荒,民不聊生,1634年,河南發生大旱災,隨着災情的擴大,蔓延成蝗災。

隨後崇禎十三年,十四年,河北,天津一帶爆發重大邀請,死傷無數,因爲害怕崇禎帝怪罪,下級官員瞞報災情,最後導致各地起義不斷。1643年,李自成從襄陽起兵,一路攻打入京師,三月十九日,見大勢已去的崇禎帝帶着衆多女眷自縊後,自己也於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

而在崇禎帝死後,其子嗣去向問題卻至今是個迷,根據歷史記載,崇禎帝一共有三個存活下來的兒子,分別是太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不少人認爲,他們或許是逃到某個地方隱姓埋名的活下去了,也有可能是後來被李自成的人找到而賜死了。

前一種說法有很多版本,近幾年在我國各地出現了不少“崇禎後人”,他們紛紛打着自己祖先是明朝皇室來認親,但最後都因爲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身份而不了了之,然而就在近年在貴州遵義這邊的一個小鎮,又有人自稱是崇禎帝的後人,並且還拿出了不少證據來證明,專家在進行調查時,也是被震驚了。

在貴州遵義市,有一個叫苦竹埡村的村莊,這裏住着不少鄒姓村民,其中有一位叫鄒代清老人說,自己就是崇禎帝第四子朱慈炤的後人,當年崇禎帝的三個兒子逃出皇宮後,分別被送到了其他地方,而負責派送朱慈炤的是崇禎帝身邊的一位趙姓太監,他將四皇子送出宮後,就帶着他一路西逃,最後就到了這個偏僻的小村莊,但爲了保險起見,也將自己的姓名改了,自稱鄒啓貴,因鄒和朱諧音,所以取鄒姓。

怕專家們不信,鄒代清老人還拿出了兩樣東西來證明自己的身份,其中一個是崇禎帝的寶劍,他說當年崇禎帝在位時非常喜愛第四子,於是特地賜贈了一把尚方寶劍給他,當年這把劍傳到他手上的時候,他還用這把劍砍傷過村裏的惡霸村長,而另一個則是朱慈炤的私印,根據古代皇室的傳統,每代皇子成年後都會有自己的私人印章,這就好比是我們現在的身份證一樣。

後來經過專家鑑定,這兩樣東西的確是文物,不過老人還拿出了朱氏族譜,上面也明確記錄着先祖朱慈炤的名字,在根據老人的說法,這一發現讓專家大爲震驚,由此推測居住在這裏的鄒姓村民很有可能是明朝皇室朱慈炤的後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