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出現敞開艙門的情況是在越南戰爭時期,當時美軍乘坐直升機進行戰鬥,但酷熱的天氣讓士兵難以忍受。所以慢慢的美軍開始卸掉艙門,這樣做能夠最大化利用直升機的運載能力,曾經有一位飛行員,因爲“嚴重超載”被美軍授予飛行十字勳章,可見當時美軍對於這樣的做法是很支持的。

在軍事領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必然今天要說的武裝直升機艙門裝不裝的問題。首先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尤其是美軍的武裝直升機總是不裝艙門。在高空飛行時,士兵就不擔心掉下去嗎?這樣的事情,其實偶然真的會發生。疏忽大意之下,被大風吹到機艙外墜亡。而且這些影視作品中的鏡頭,在現實戰爭中美軍也在沿用。


首先武裝直升機的出現,就是爲了戰爭。載彈量以及遠程運輸能力是其存在的主要理由,但戰場之中經常需要超負荷運載。第一次出現敞開艙門的情況是在越南戰爭時期,當時美軍乘坐直升機進行戰鬥,但酷熱的天氣讓士兵難以忍受。所以就有了第一個打開艙門的人,之後就再也關不上了。適用於戰場的技術手段,纔是真正的戰爭經驗。


敞開艙門不但解決艙內悶熱的問題,而且可以有限度的進行超載運輸,同時還能搭配一些重型武器,成爲空中打擊主力。這就是美軍中的“飛行陸軍”,想象一下直升機攜帶重型機槍對地面狂掃的場景。隨着戰爭的發展,美軍逐漸意識到艙門的存在很多餘。不但妨礙重型武器的安置,而且在上下機時也很麻煩。同時艙門作爲機體的一部分,不但佔用設計空間,而且會加重整體重量。


所以慢慢的美軍開始卸掉艙門,這樣做能夠最大化利用直升機的運載能力,曾經有一位飛行員,因爲“嚴重超載”被美軍授予飛行十字勳章,可見當時美軍對於這樣的做法是很支持的。當然這些的前提是在戰爭時期,而在越戰中養成這樣的習慣之後,美軍甚至很多國家都開始使用這樣的設計。不過這樣的做法確實存在安全隱患,強風很容易將士兵吹出機艙,一旦發生“墜機”基本很難存活。


?其實士兵墜亡事件發生過,但極其少見。因此也不被重視,同時敞開機艙也是士兵自己“保命”的一種安全措施。在戰場上爭分奪秒,拉開艙門需要的時間,足夠士兵逃離直升機。或許只有一分鐘不到的時間,但在戰爭中就能存活。衆所周知美軍常年處於戰爭狀態,這樣的敞開設計是多年實戰總結出的經驗,各國應該學習借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