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新文 編輯|燕子 圖片|劉新文攝影

遠古的時候,菏澤是一處河道交錯的水鄉,也是史籍中最早記載有龍的地方。菏澤城東北約50裏的地方曾經有一個叫雷澤的大湖泊,《山海經》中記載:“雷澤有雷神,人首蛇身,鼓其腹則雷。”居住在這裏的氏族首領叫華胥,她生下了創作《周易》的伏羲和造人補天的女媧。今天我們把華胥稱爲中華民族的始祖母,把伏羲和女媧稱爲我國最早的龍的傳人。

到了舜的時候,有一個人非常喜歡龍,舜就賜他姓董,起名董豢龍,讓他在一個叫鬷川的地方養龍。在菏澤西南30裏處有個地方叫“龍池”,據說就是董氏養龍的地方,所以,菏澤也是董姓的起源。

有個叫鄄史齋的人註解說,“鬷川”是古濟水在菏澤這一段的名稱,“鬷”與“朡”同音同意,本意是古人的一種三足陶製炊具。鬷川在定陶的西北部,再想到定陶的“陶”,可以想象,那時候的濟水河畔一定是一片繁華的製陶場所。

因爲鬷川又讓人想起了“三朡國”,現在看來鬷川和三朡國應該是同一個地方。到了夏朝夏桀的時候,三朡國成了夏桀的陪都,這時,一場大戰正在悄悄醞釀。

在大禹的老家白土山一帶,一個善於經商的氏族漸漸壯大起來,以至於今天我們還把經商的人叫商人,這個氏族曾經南遷至商丘,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前後,一位叫商湯的首領帶着他的臣民們又悄悄地回到了他們祖先原來居住的地方伺機對夏桀發起進攻。他派出了中國最早的間諜伊尹和妺喜打入了夏朝的首腦機關,趁夏桀的軍隊外出征伐國內空虛的時候,這位叫商湯的首領站在白土山高高的山頂上宣讀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湯誓》,進攻開始了。

他們很快攻破了夏朝的陪都三朡國,夏桀慌亂中逃到了現在的定陶縣馬集鄉原來一個叫明條的地方,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場大戰之後,夏桀的軍隊又被打敗了,夏桀在成陽城(現在的胡集鎮)被捉,夏朝滅亡了,商朝建立。商湯在三朡國裏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儀式後,把三朡國改爲“曹”,從此曹這個字與我們菏澤就有了不解之緣。

從雷澤到鬷川、三朡,再到曹、曹國,曹州、曹縣這些地名都與龍一脈相承。

龍池又叫九卿坡、夏月湖,龍湫池,在這裏留下去了許多關於龍的美麗傳說,至今這一帶的百姓們每年還都要舉行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動,祭祀他們心中的龍。

菏澤是龍的故鄉,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作者簡介:劉新文,1972年5月4日出生,山東省散文學會和菏澤市作家協會會員,菏澤市牡丹區人民調解中心主任,文學愛好者,多有作品發表。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