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說,她真懷疑她四歲的兒子有多動症,白天是一刻沒有歇時,不是在跳就是在蹦,就連睡覺也不老實,晚上是360度旋轉,她怎麼也想不明白小小的身體怎麼會那麼大的精力。

其實,我也曾因爲自家的孩子好動、調皮而感到苦惱不已,甚至害怕帶她去別人家,因爲她的行爲舉止真的難以控制,說出的話也會語出驚人讓我尷尬不已。

爲此,我還諮詢過專業人士,沒想到對方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有3種孩子小的時候難帶,長大了反而更有出息。

原本一頭霧水的我,在聽完原因後立馬贊同不已。究竟是哪三種孩子呢,其原因又是什麼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第一類:愛動的孩子

運動對孩子而言有哪些好處呢?

首當其衝,也是大衆所瞭解的,就是有助於寶寶身高增長與身體發育。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增強胃腸消化能力,促進心肺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運動對孩子的大腦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點可能很多父母還不知道,以爲只有看書學習才能健腦,其實不然。

1、運動能提高腦細胞活性。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給身體提供獨一無二的刺激,而這種刺激能爲大腦創建一種能促使大腦更好運作與學習的環境;同時,運動還能幫助激活腦細胞活性,增強記憶力、認知力,改善大腦環境,提高智力。

2、運動提高大腦認知功能和專注力。

腦激活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多的兒童和青少年能夠爲一項任務配置更多的認知資源,並且保持時間更長,注意力更爲集中。

3、運動有利於發展感官功能,強化自我認知。

抓、握、捏、扔、跑、跳不僅能夠滿足寶寶好動的天性,孩子的感官功能也會得到充分的發展。另外,在運動過程中,寶寶能夠學會感知和控制自己的身體,這也是寶寶認識自我的一個過程。

4、運動可激活寶寶語言表達。

在學會說話之前,孩子是通過肢體運動完成自我表達並與外界交流的。孩子的肢體運動越豐富,活動範圍越大,其感覺器官所接受的刺激越多,大腦語言中樞的神經迴路更容易被激活,孩子也會更早開口說話。

5、運動提升寶寶記憶力。

運動可以刺激大腦主管記憶的海馬區,促使乙酰膽鹼等神經分泌,提升寶寶的記憶力。

知道孩子好動有這麼多好處後,你還在要求自己的孩子安靜乖巧嗎?

第二類:愛問爲什麼的孩子

3~5歲的孩子就像個行動的“十萬個爲什麼”,對這個花花世界總是一連串的好奇與疑問。

爲什麼孩子總愛問爲什麼?說明孩子愛思考,好奇心強,求知慾望強。

愛迪生從小就特別愛問“爲什麼”,喜歡對一個問題追根究底問個明白。

有的時候,天空忽然烏雲密佈,狂風驟起,正在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們會四散奔去,趕緊跑回家,而愛迪生這會兒卻盯着劃破天幕的閃電,諦聽那滾滾而來的雷聲,心中琢磨着:這是怎麼回事呢?爲什麼下雨之前就會打雷、打閃呢?這雷的聲音和這閃電的亮光是怎麼出來的呢?

有一次算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二加二等於四,愛迪生卻發問:“二加二爲什麼等於四?”就這樣,愛問問題的愛迪生經常讓老師很惱火,因此,老師有時候訓他,甚至打他。一時間,好奇的愛迪生卻成了學校中的一個動漫卡通 ,被老師和同學嘲笑。

後來,老師把愛迪生的媽媽瑪雅找來,當面數落她的兒子:“他腦子太笨了,成績差得一塌糊塗,總是愛問一些不着邊際的問題。我們真教不好你這樣的兒子。”愛迪生的媽媽聽了,覺得是老師不理解兒子,問題多是因爲孩子愛思考,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她相信兒子的智力沒有問題,而且,比別人的孩子還要聰明很多。

於是,她毅然對老師說:“既然這樣,我就把我兒子帶回家吧,我自己來教他。”從此,愛迪生的母親就當起兒子的家庭教師。對於兒子的稀奇古怪的問題,只要她知道的,她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她就讓兒子去看書。當她發現兒子對物理、化學很感興趣後,就給兒子買了本《派克科學讀本》,她還勸丈夫把家裏的小閣樓改造成兒子的小小基地。

就這樣,在這個不怕被問“爲什麼”的母親的教育下,愛迪生雖然沒有在學校讀過幾年書,卻搞出許多偉大的發明,爲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第三類:性格倔強的孩子

3月31日,一個小男孩獨自走在傷害地鐵16號線書院站,經地鐵工作人員詢問得知,孩子前一天就從崑山的家裏離家出走,在上海玩了一天後迷了路,在外面農田睡了一夜。

警察多次詢問,倔強的男孩始終不願說出自己父母的聯繫方式,最後還是民警在孩子隨身攜帶的塑料袋裏找到一本戶口簿,才得知孩子是想回山東老家找爺爺。

對此,網友們紛紛評論:真是個倔強娃啊!

很多家長都會因爲家有個倔強娃而感到苦惱不已,

其實,孩子的倔強,是源於自我意識的萌芽和發展,倔強的孩子往往更有主見,也更有毅力。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曾說:“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養育倔強的孩子,總是更加辛苦,但倔強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階段,也是孩子實現“自我尋找”必不可少的部分。

跟個性倔強的孩子交流,家長要有技巧,更要有智慧。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充分發揮優勢,爲了目標而堅持自我,從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