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寶寶直接吞下嚼碎的食物,會讓咀嚼肌得不到良好的發育,也會影響寶寶口腔消化液的分泌。闢謠專家:  林國樂,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結直腸專業組主任醫師。

謠言  

網傳“嚼碎食物喂寶寶是一種正確的育兒方法。” 

闢謠  

談到育兒方法,相信每位有寶寶的家長都聽說過“嚼碎食物喂寶寶”的做法。現在的年輕父母大都知道此方法不對,但把食物嚼碎後餵給寶寶的現象仍時有發生。 

其實,餵給寶寶咀嚼食物的弊端很多: 

1.疾病傳播

即使是健康人,體內及口腔中也常常寄帶有一些細菌、病菌。大人抗力強,雖然帶有病菌也不至於發病,而寶寶抵抗力差,病菌到了他們身上,就可能引發某些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疾病。 

2.影響寶寶食慾

食物經過咀嚼後,香味和部分營養成分已經被破壞。寶寶囫圇吞下嚼碎的食糜,沒有經過自己的唾液充分攪拌,食而不知其味,還會加重胃腸負擔,造成營養缺乏及消化功能紊亂,從而影響寶寶食慾。 

3.不利於寶寶的發育

首先,寶寶直接吞下嚼碎的食物,會讓咀嚼肌得不到良好的發育,也會影響寶寶口腔消化液的分泌。 

其次,咀嚼的過程,有促進面部骨骼發育、語言發育、刺激牙齒生長、促進食物消化吸收以及提高食慾的效果。只有當寶寶自己咀嚼食物時,纔可以收穫這些好處。口腔內的唾液也可因咀嚼而增加分泌,更好地滑潤食物,使吞嚥得以順利進行。 

要注意的是,給寶寶添加輔食時,除了要留意食物本身是否過敏以外,輔食顆粒大小也需根據情況及時調整。儘量從小的顆粒開始,以防由於食物顆粒過大而導致孩子排便次數增多,造成食物過敏或者不耐受的假象。 

建議可以從食物“柔軟度”和“顆粒大小”兩個方面“相互增補”。顆粒較大的可以更軟一些,有助於寶寶咀嚼和吞嚥;而顆粒小的,就可以適當硬一點,寶寶可以感受質感。這樣能讓寶寶更好地接受食物,並養成自己咀嚼和不挑食的好習慣。 

最後再次強調,爲了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和出色的咀嚼能力,請準爸媽或家中長輩不要將食物嚼碎了再餵給寶寶。 

闢謠專家:  林國樂,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結直腸專業組主任醫師 

複覈專家:  朱廣家,江蘇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第九、十屆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科普分會第一屆副會長 

陸超,江蘇省人民醫院兒科、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