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中國歷史上誕生過很多傑出的文學家、軍事家和醫學家。

在所有的''家''中最叫人尊敬的,當屬醫學家,他們不辭辛勞、遍嘗百草,跋山涉水,救死扶傷,堪稱天使。

華夏五千年,這樣的天使不計其數。

如診斷術鼻祖、戰國神醫、望聞問切的發明者扁鵲;外科手術鼻祖、三國神醫、麻沸散的發明者華佗;辨證論治法創始人、東漢醫聖、傷寒病攻克者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朱震亨數不勝數的名醫,爲人類醫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人們印象中,神醫該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博覽羣書的儒士形象。

但是在現代中國,卻有這樣一位神醫,連漢字都不認得,卻憑着自己過人的膽識和超人的天賦,以及非比尋常的毅力,走遍萬水千山,不辭辛勞,幾十年如一日研究蛇毒,發明出了救死扶傷的蛇藥,成就''白衣天使''的曠世傳奇。

他叫季德勝,一位德技雙馨的神醫。

''蛇花子''的流浪

1898年10月,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在宿遷城外的一座破廟裏,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了,這個嬰兒就是季德勝。宿遷屬於蘇北,比較窮困,當地名人最有名的當屬劉強東了。

季德勝出生的時代,正值不遠的山東在鬧義和團,中原大地一片蕭瑟,他的父親季明揚站在一旁面無表情,對這個男孩的到來似乎沒有常人做父親的驚喜,更好像沒有聽見接生婆的恭喜聲,只是一聲嘆息,天底下沒有哪家貧窮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逢亂世。


1900年,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指揮義和團跟洋人開戰,八國列強入侵中國,不堪一擊的清軍與義和團戰敗,朝廷跟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承諾向列強支付將近9.8億兩白銀的賠款。

哪怕是賠款98億,慈禧她老人家也不用出一個子,都要老百姓來買單。

而季明揚只是個靠祖傳祕方賣蛇藥的蛇醫郎中,由於老實巴交、不會坑人,他忙碌一輩子,治好了無數人,還是兩袖清風、一貧如洗。

醫術是祖傳的,老實巴交也是祖傳的。

季德勝祖上五代都是靠研究蛇藥,賣蛇藥爲生,但他們爲窮人看病不賺錢,爲富人看病不會多要錢,所以季家幾代都是貧下中農,溫飽難以爲繼。

而蛇醫的地位也不高,經常受人白眼,在他們看來,蛇醫不過是沒有拿破碗的叫花子而已。


正像季明揚擔心的那樣,爲了支付洋人的賠款,清政府開始了對百姓變本加厲的盤剝。

小德勝五歲那年,家鄉又遭遇旱災。

所以季德勝就由父母揹着,開始了說走就走的流浪,他們走南闖北,四處漂泊。

小德勝六歲那年,母親不幸病故,不久,季德勝的弟弟也餓死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禍不單行。

小小年紀就失去了疼愛自己的母親的小德勝從此便跟着父親四海爲家。

每一個白天,都是在山溝樹林小溪中穿行,抓蛇、逮蜈蚣、拿蠍子。

每一個夜晚,則是在潮溼悶熱,或者是寒冷乾燥的''小屋''裏,把那些抓來的小動物們搗鼓搗鼓,配製成藥。

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走街串巷去賣藥,這個時候是小德勝開心的時候,雖然賣不了幾個錢,但總算可以到村鎮上轉悠了。

小德勝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在玩耍中就明白了什麼動物的什麼器官可以製成什麼藥,有什麼功效,至於如何配製,那更不在話下。

1924年,季德勝的父親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這時候小德勝已經成了青年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


他含着眼淚埋葬了父親,季德勝擦乾淚水,背上竹簍,迎着朝陽,又踏上了抓蛇賣藥的路。

他永遠忘不了父親臨終前的叮嚀:''別讓祖業失傳,要發揚光大,別貪財,別坑人;不賺窮人錢,不貪富人財,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行醫。''

季家幾代人目不識丁,季德勝沒有上過學,所謂的祖業沒有文字記載,都在大腦裏,不怕誰搶走知識產權。

就這樣,季德勝挑起了白木藥箱和兩簍毒蛇,真正踏上了獨自一人闖蕩江湖討生活的日子。

季德勝雖然不識幾個字,但他是個天資聰穎的人,他覺得自家祖傳蛇藥的配製過程有個弊端,很多藥劑沒有定量,全靠感覺和經驗,這不但會影響藥效,也給藥物的安全性帶來隱患,對病人的生命健康是不負責任的。

季德勝看到藥店的夥計在抓藥的時候都是用小天平秤,靈機一動,自己爲什麼不能在配藥的時候,再精確點呢。於是,他開始了與時俱進,對自己的藥方精益求精,重新定量。


重新定量可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說說那麼簡單,要跟神農那樣遍嘗百草,對藥物的功效親身體驗,這樣才能取得第一手資料。

可是這樣做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因爲季德勝治病的原則是以毒攻毒,他的藥材都是有毒性的,一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險。可是爲了病人的安全,爲了藥物的有效,季德勝也是拼了。

十年磨一劍,經過十多年潛心研究,季德勝的所有藥方都得到了改進,開始規範化製造,所有的藥都變成了藥餅。

季德勝雖然沒有文化,但卻有品牌意識和產權保護意識,他在自己所有的藥丸、藥餅以及包裝上都印上了醒目的''季''字。

沒有多久,季字號蛇藥就被市場認可,季字號品牌深入人心,成爲蛇藥行業的金字招牌名揚四海。

1938年11月,日軍佔領江蘇,日本侵略軍中有個軍醫慕名也去拜訪季德勝,帶去許多禮物,非常誠懇地請教蛇藥的配方。

季德勝雖然沒有文化,但也知道日本人是侵略軍,自己不能當漢奸。藥方是中國的,不能給日本人。

那個軍醫又拿出了白花花的銀元,讓季德勝開價,季德勝搖搖頭果斷拒絕了。


那個軍醫倒是沒有說什麼,隨行的日本士兵卻惱羞成怒,掄起三八大蓋,用槍托把季德勝打得頭破血流,把攤子搗爛了。

但季德勝倔強得很,咬緊牙關就是不鬆口,日本軍醫只得悻悻而去。

1944年對中國人們來說是值得高興的一年,中國軍隊在戰場上轉入戰略反攻,日軍節節敗退。

而這年對季德勝來說,同樣值得慶賀,季德勝在安徽黃山一帶,發現了一種稀有的藥材,季德勝再次冒着生命危險,千錘百煉,以此爲基,研製出了中外聞名的蛇藥配方——''季德勝蛇藥片''。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人民站起來翻身做了主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季德勝也返老還童了。

不久後,季德勝做出了一個叫所有人喫驚的決定,把自己的藥方無償獻給了人民政府。

面對大家的疑惑,季德勝說,我一人有多大能耐,能治幾個病人。如果先給國家,就能造福全國人民,我何樂不爲呢?

季德勝說的不錯,在抗毒血清還未普及的年代,''季德勝蛇藥片''確實做出了巨大貢獻,挽救了千萬人的性命。


不久後,''季德勝蛇藥片''開始批量生產,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1981年,季德勝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三歲。

在印度和斯里蘭卡,在東南亞,甚至遠至歐美,''季德勝蛇藥片''在很長時間幾乎家喻戶曉,有些國家甚至將季德勝奉爲“克毒聖手”,日本廣島地區人民將他作爲“蛇神”供奉,印度人送他美稱爲“季公蛇佛”,甚至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都推崇他爲''中國蛇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