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宣傳都愛“標題黨”吸引眼球,但營銷需要底線。最近全家便利店就爲它的惡俗營銷“買單”了。

全家便利店因其在微信公衆號的推送標題中,加入明顯的色情暗示,遭到網友的強烈抵制。這條推文在5月27日發佈,而且是當天的推送頭條,非常顯眼。內容是爲了推銷一款新雪糕產品,但是文案極low。

該推文已經被刪除,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暗示意味極強。全家便利店在5月28日做出回應,向公衆道歉。

雖然全家便利店此番看似非常誠懇,但據網民反映,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思慮不周”了。怎麼每次犯錯,光深刻反省卻毫無實際行動?光認錯,就不改?

去年全家便利店公衆號也有多篇文章的標題涉嫌打黃色擦邊球。

網友紛紛表示,“這標題黨也太惡臭了吧!”

但因爲低俗營銷而“翻車”的品牌,卻不止全家便利店一家。爲了博眼球,各大商家不惜明知故犯,大打黃腔。杜蕾斯就是憑其大膽幽默的文案出圈的,但是有時候也把握不住火候。2019年,杜蕾斯和喜茶聯合營銷,發了兩條極爲過火的微博。

這兩條微博引起了網民的反感,都表示“這機靈抖得又蠢又噁心”。 杜蕾斯和喜茶不得不換掉微博,發佈聲明向公衆道歉。

類似的還有絕味鴨脖。絕味鴨脖在天貓旗艦店上傳了一張宣傳圖,是一個女性被鐐銬鎖住的漫畫。文案對女性非常不尊重:“鮮嫩多汁,想要嗎?”這簡直不是擦邊球,而是赤裸裸的“明示”了。

絕味鴨脖付出的代價更大一點,被長沙工商行政管理局直接告了,因爲該廣告違法而被相關部門罰了60萬。可以說:“真是活該”!

企業之所以無所不用其極地發佈此類內容,都是“流量爲王”四個字害的。廣告營銷的本質是爲了流量,爲了傳播。越有爭議,傳播力度越大。但是過度營銷,無視道德甚至法律底線,遲早會被流量反噬。而目前來看,這些讓人反感的擦邊球廣告,一類是對女性的不尊重和故意醜化;一類是與廣告原調性相悖,賣個鴨脖幹啥要講黃笑話???

沒有界限感的營銷,就像是生活中的猥瑣男性講笑話。以爲自己幽默風趣,實際一點都不好笑,還下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