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華詩詞大會》剛播出的時候,微信朋友圈裏面,某位家長的評點也許具有代表性:“在古詩詞方面,武亦姝雖然很牛,值得讚揚,但是,古詩詞能給她帶來考試高分嗎。但要知道,當我們轉發那些“陪孩子寫作業腦梗”的段子時,當我們在朋友圈哭窮劃拉老母親的心酸淚時,武亦姝的爸爸已經到點關上了手機,日復一日地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詩詞大會首登場,滿腹詩書聲名揚

2017年,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以2000首詩詞的儲備量橫掃百人團,三戰三捷。最出彩的當屬“飛花令”環節。

當期的飛花令主題字是“月”,她和搭檔以“月”字吟詩。在氣氛最緊張的時候,武亦姝不慌不忙,輕啓朱脣吟出了“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現場內外一片讚歎。

滿腹詩書,氣度非凡;才華橫溢,相貌清俊;這樣一個飽讀詩書的女孩,還是個理科生,化學尤其好。

如果說,早前的武亦姝令我在現代社會看到了古代才女翩翩風姿。那麼,當下的武亦姝,滿足了我對才女學霸的所有想象。

2019年,武亦姝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被清華錄取,放棄了北大保送名額的她自己考上了清華,不得不說真的很厲害。

欽佩這個女孩的同時,更讓我對武亦姝父母的教養方法產生了極大興趣。武亦姝的爸爸每天下午4:30以後就會關上手機,專心陪兩個孩子。

無數經驗證明:每一個風光無兩的學霸後面,都有一對奮力託舉的父母。所謂拼爹,不是指考生父母經濟地位和資源的攀比,而是,父母在教子方面的 認知,情商,方法和心態方面的一比高下。

在《中華詩詞大會》剛播出的時候,微信朋友圈裏面,某位家長的評點也許具有代表性:“在古詩詞方面,武亦姝雖然很牛,值得讚揚,但是,古詩詞能給她帶來考試高分嗎?古詩詞能讓她高考獲勝嗎?”

這表明,在不少家長的心目中,中學生最重要的任務依然只是:考高分,上名校。

當然,武亦姝最後也拿出了自己真正的實力,參加高考,考上了名校,還是以自己的理科生身份。

這就表明,古詩詞誦讀之類的興趣與愛好跟專門學科的學習不僅不矛盾,反而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所以,對家長而言,放手讓子女自由發展興趣與愛好,是有益無害的。而家長花在孩子身上的心思也是十分必要的。

這個例子不是讓大家4:30之後都不上班了就關手機陪孩子,畢竟生搬硬套是最不可取的,任何經驗都要舉一反三。有的家長可能一下班覺得累一天了,讓孩子自己該幹嘛幹嘛,然後自己躺沙發上玩手機了。

很多人對於“把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有誤解。

隨便問一名家長,他都會告訴你自己給孩子報了滿滿當當的活動——游泳、網球、鋼琴、英語,各種興趣班、補習班。

但是仔細看了看,這些家長真的像自己說的那樣對孩子的教育忙碌、上心嗎?

以鋼琴爲例。

之前我一個朋友給孩子報過鋼琴集體課,收費確實不便宜,要求家長陪同上課。

報名的時候大家都扣扣索索地嫌貴,又抱怨45分鐘一節課的時長太短。

但真到上課的時候家長們又在幹啥呢?

看手機、看牆上的時鐘,時間沒到自己就先坐不住了。有多少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五線譜、一起彈練習曲?

給孩子報這班那班,父母只負責當司機,送進去後就不管了,自己在一邊玩手機,回頭還喊養娃辛苦,這不叫把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明明時間都花在自己身上了。

武亦姝的飛花令——臺上幾秒鐘的時間內說出押題的詩句,考察的是三千詩詞信手拈來的基本功。這一定離不開家長從小的灌輸和引導。

我舉這些例子並非是說每個家庭都要做到這樣“近乎極致”的陪伴。

但要知道,當我們轉發那些“陪孩子寫作業腦梗”的段子時,當我們在朋友圈哭窮劃拉老母親的心酸淚時,武亦姝的爸爸已經到點關上了手機,日復一日地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