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也許就是諸葛亮高明的地方,因爲在他的治理下,整個蜀漢社會的貧富差距出奇的小,也就是說,上到太守將軍,下到貧民百姓,大家都是窮人,中國人就講究“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蜀漢沒有那麼快垮掉,這一個觀念很重要。劉備、諸葛亮等人佔據了四川,對"殷盛豐樂"、"國富民強、戶口百萬"的蜀地來說,可以用“災難”二字形容,他們打着“復興漢室”的旗號,卻讓川地從富庶之地,逐漸跌入衰敗的黑洞,以至於在蜀漢滅亡後的四五百年,蜀地到了隋唐時期,才恢復了往日繁榮。

歷史上,蜀漢治理得最好,卻最先滅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
蜀漢治理得最好?小編有點哭笑不得,能問出這問題,看來是被《三國演義》毒害的不淺啊!
如果給三國的百姓生活水平排個名,那應該是魏國第一、吳國第二,蜀國,不好意思,老百姓最苦。

劉備、諸葛亮等人佔據了四川,對"殷盛豐樂"、"國富民強、戶口百萬"的蜀地來說,可以用“災難”二字形容,他們打着“復興漢室”的旗號,卻讓川地從富庶之地,逐漸跌入衰敗的黑洞,以至於在蜀漢滅亡後的四五百年,蜀地到了隋唐時期,才恢復了往日繁榮。
以仁義著稱的劉備,有"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之稱的諸葛亮,在進入蜀地後,舉國皆兵,把四川整個百姓拉入了戰爭的軌跡,在每次戰役時基本上都是全民皆兵。

經過了漢中、東吳等戰役後,便真如諸葛亮所說的“益州疲弊”了。
但是即使這樣,劉備死後的實際掌舵者諸葛亮卻並沒有休養生息,而是用他的才幹繼續榨取着蜀漢政權的每一滴社會財富,服務於他的北伐大業。
那爲何他治下的社會沒有立馬分崩離析呢?這也許就是諸葛亮高明的地方,因爲在他的治理下,整個蜀漢社會的貧富差距出奇的小,也就是說,上到太守將軍,下到貧民百姓,大家都是窮人,中國人就講究“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蜀漢沒有那麼快垮掉,這一個觀念很重要。

但是就算是彈簧,長年拉扯,也需要斷的時候。蜀漢政權全民皆兵,老百姓身無餘財,還擔負着沉重的兵役,稅收嚴苛,而且全部拿來打仗,這樣的蜀漢怎麼可能長久存在呢?
所以從歷史角度來看,我們曾經在演義裏罵的那些不願意北伐的人不一定是壞人,而在蜀漢老百姓的眼中,諸葛亮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好人。

(作者:西方游龍,本文由“游龍歷史”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