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到1949年8月蘭州解放,時任解放軍第63軍軍長的鄭維山才找到了復仇的機會。然而,當時我們的軍隊規模很小,武器裝備很差,而馬家軍則是兵強馬壯,而且人家還是騎兵,結果,第八十八師打到最後是彈盡糧絕,只有政委鄭維山和副師長熊德臣能夠活着回到陝西。

    1936年,西路軍在西征中遭受重創,這是紅軍歷史上永遠不會消除的痛苦。6000多名主力部隊,加上20000多名後勤和機關幹部等,爲了開闢西北通道而渡過黃河,結果在甘肅幾乎所有的軍隊都被馬家軍打敗了,很少有軍隊完好無損或返回陝北,一些部隊甚至整建制的消失了。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沒有那樣糟糕,至少其中一些倖存了下來,今天的主角是紅四方面軍第30軍第88師政委鄭維山。

    在西征的途中,第八十八師遭遇了馬家軍的圍剿。從八壩到倪家營子,第八十八師一路奮戰。然而,當時我們的軍隊規模很小,武器裝備很差,而馬家軍則是兵強馬壯,而且人家還是騎兵,結果,第八十八師打到最後是彈盡糧絕,只有政委鄭維山和副師長熊德臣能夠活着回到陝西。熊德臣在抗日戰爭時期,曾任晉察冀軍區第二軍分區第二支隊長和晉察冀軍區第二軍分區參謀長,在反掃蕩鬥爭中作出了許多貢獻。可惜的是,他在1942年的激戰中犧牲,沒有留下太多記錄。因此,西征第88師政委鄭維山是唯一活着的高級領導人。他從未忘記曾經的屈辱,雖然一心想要報當年之仇,可他一直也沒有找到機會。

    抗日戰爭時期,鄭維山先後擔任察冀軍區抗日軍政學校的軍事教員、抗日大學第二分校副校長、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解放戰爭時期,鄭維山擔任張家口衛戍司令和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他從張家口戰鬥到太原,但他從未遇見過馬家軍。直到1949年8月蘭州解放,時任解放軍第63軍軍長的鄭維山才找到了復仇的機會。竇家山是蘭州的門戶,也是解放軍的重要目標。第63軍奉命進攻竇家山。此時,青馬的首領馬步芳在報紙上公開誇口說“10萬人的解放軍也不能攻進竇家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