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這樣的事情也是需要運氣的,而撿漏的人之所以撿漏,正是因爲他們都認爲,自己目前遇到的這件文物是特殊的,並非人們看到的那麼沒有價值,而這些訊息並不是沒有理由根據的,物體本身的細節以及做工等就是最好的判定方法。提到玉璽“叢雲”,知道的人極少,可是若是給它身上安一個乾隆生前最喜愛的御用印章之一,那麼這意義就非同凡響了。

有些人做夢都在想着自己買的彩票可以中獎,有的人還未踏足古董這一行就想可以撿漏一夜暴富,可是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幸運的事情,彩票中獎大部分是看運氣的話,那古董就是靠着自身的眼力了。

就像撿漏界的傳奇大佬馬未都,一個硬生生靠着撿漏就身價上億的男人,他自身的知識是非常的豐厚的,同時他的實戰經驗也非常的豐富。彩票中大獎的人少,但是古董撿漏的人卻非常的多,出了馬未都,還有不少的人也用很少的錢賣到過貨真價實的珍稀文物。


“叢雲”印章

皇帝作爲國家實際的掌權者,有着許多的玉璽,這些玉璽分門別類,它們的作用並不一致,而隨着皇帝駕崩以後,他所用的一些玉璽並不會完全被繼承者接着使用,所以有些玉璽就慢慢地消失在大衆的視野了。

提到玉璽“叢雲”,知道的人極少,可是若是給它身上安一個乾隆生前最喜愛的御用印章之一,那麼這意義就非同凡響了。光是衝着乾隆的名氣就會有很多的人願意爲這枚玉璽掏腰包,而這枚玉璽在無數的名家字畫上面蓋過章,也被後來的嘉慶皇帝、道光皇帝使用,文化歷史價值不可估量。


這枚“叢雲”印章就曾經出現在2016年的西泠拍賣會上面,按道理來說拍賣會上面的拍品都是有比較具體的信息的,不過當時這枚印章卻未能在拍賣時證明出它的真實身份,也正是因爲如此,這枚印章在但是完全不被人關注。

最後雖然沒有流拍,但也被買家以1.8萬元的低價買下,隨後2017年證明真身以後,它以380萬元被賣出,直接淨賺了將近378萬元,震驚所有人。這位藏家的經歷也被人津津樂道到了現在,大家都覺得他運氣極好,眼光獨到。


乾隆墓葬經被

“叢雲”的拍賣要是算飯前點心的話,而這一件衣服的拍賣則完全是一道硬菜了。在2005年的時候,熱愛古董的秦先生參加了一場拍賣會,這場拍賣會上面有一件“清末黃緞子袈裟”在整場拍賣會上都無人問津,到最後居然流拍了,而在暗處有一雙眼睛始終盯着它,這雙眼睛的主人便是秦先生。

一整塊黃緞子做的袈裟上面居然還有一些繁複精美的紋樣以及文字,這些的存在彷彿在表明這可能並不是一件普通的袈裟。於是秦先生思量再三決定將其買下,因爲流拍了,所以第二天秦先生找到拍賣公司說買下的時候幾乎毫不費力。


最終這件袈裟以9萬元的價格成交,成交之後秦先生立馬找了中國佛教協會大法師弘道法師瞭解情況,而此人正是乾隆皇帝的第六世孫,而袈裟的前世今生也由此揭開。這件經被是乾隆墓葬經被,也稱緙絲陀羅尼經被,是蓋在乾隆的遺體上面的。

當年孫殿英盜墓時不識貨沒有要它,後世子孫在收拾殘局的時候將其拿了回去,這件經被製作工藝非常的精湛,屬於皇族隨葬品中的最高等級。而後幾次拍賣,這件經被的價格直接飆到了7205萬元,完全可以說是淨賺7197萬元,簡直是傳奇的撿漏史。


這兩件物品的拍賣也被載入史冊,成爲了兩個撿漏神話,一個淨賺378萬元,另一個淨賺7197萬元,光是這些差額,許多人一輩子都賺不來,可是隻憑藉着一雙慧眼,這些牛人便發家致富了。

不過這樣的事情也是需要運氣的,而撿漏的人之所以撿漏,正是因爲他們都認爲,自己目前遇到的這件文物是特殊的,並非人們看到的那麼沒有價值,而這些訊息並不是沒有理由根據的,物體本身的細節以及做工等就是最好的判定方法。所以要想撿漏,就要積累知識拓寬眼界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