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全境解放后,顺势解放平津,就成了中央军委考虑的重点了。回顾当年的这段历史,我们无法不由衷地产生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敬佩他那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刚结束,硝烟尚未散尽,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接到命令:停止休整,率东北先遣兵团先行入关!与华北军区联手,围困华北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傅作义部主力。

此时的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已有70余万人,正如毛主席所说:林彪壮得很哪!但东北野战军只下辖两个兵团(1949年3月才增加成4个), 即第1兵团与第2兵团,有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等。第1兵团司令员是肖劲光,政委是萧华;第2兵团司令员是程子华,政委是黄克诚。

东北先遣兵团下辖两个纵队,即第4纵和11纵,是程子华任司令员的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的一部分。

毛主席与中央军委明确指示,东北先遣兵团应速取平绥线上的南口、怀来。华北军区第2、3兵团统归程子华指挥,合力围歼该线上的傅作义部主力。


中央军委的的具体部署是,由华北军区杨成武的第3兵团首先包围张家口之敌,吸引傅作义部主力前往驰援,然后华北军区杨得志的第2兵团迅速切断平绥线上怀来、宣化间的联系,东北先遣兵团再切断平绥线上北平、怀来间的联系。

这样整个张家口至怀来线上的傅作义所部就陷入了既不能西逃,亦不能东撤的窘境。傅作义的主力一旦被围,就下不了决心率平津守军东逃。等到东北野战军主力再一入关,华北便在我军囊中了。

在辽沈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蒋介石认为东北易主,华北孤危,曾考虑放弃平津,令傅作义率部南撤,以加强长江防线或淮海战场;但又怕不战而撤,政治影响不好,故举棋不定。

好面子,一直是蒋介石的毛病,为之吃过不少亏。

傅作义脱离阎锡山后,一直经营绥远,绥远成了他起家发展的老巢,西退绥远,较为可行;但又怕绥远地贫人稀,势孤力单,难以持久;如率部南撤,又怕被蒋所吞并,故也犹豫徘徊,难以决心。

蒋傅二人同床异梦,各有怀抱。

蒋介石的这种心理,傅作义打的小算盘,早已被足智多谋的毛主席洞若观火了。

杨成武的第3兵团首先行动,对张家口形成了包围态势。傅作义判断东北野战军经过辽沈战役后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才能入关,因而派出跟随自己多年的王牌军——第35军西援张家口,准备先击破杨成武兵团,然后再回头迎击东野。

傅作义没想到,此举正中毛主席调虎离山之际,毛主席立即给程子华下令——率领所部4纵、11纵取直径向南口、怀来前进,切断平张铁路,把傅作义嫡系35军困于张家口歼灭之。

程子华得令,星夜率部出发,谁知走到密云时却出了问题——差点影响了中央军委关于整个战役的部署。

走在前面的是11纵,派人来报告程子华,说密云只有一个保安团,连警察才一两千,好打得很。程子华也没多想,就同意顺手拿下密云,他命令前卫11纵转向攻击密云,后卫4纵改为前卫,继续向怀来前进。11纵遵令组织一部兵力上去就打,刚扫清外围,不料从古北口、石匣镇逃过来一个师国民党军窜进了密云。

11纵只好将主力都调过来围城,经过一天猛攻,终于将这股敌人歼灭。20个小时,全歼了密云的守军6000余人。

攻打密云惊动了傅作义,明白是林彪的东野已经提前入关了,就急令在张家口的第35军速速返回北平,并撤守了外围兵力回北平加强防御。

第35军有几百辆美制十轮卡车,在军长郭景云率领下迅速东返,急如风火。对这一突发情况,杨成武兵团准备不足,没有实施有力行动去阻止第35军东撤。

此时杨得志兵团还在数百里外,难以及时到达指定位置。程子华的东北先遣兵团不但打密云误了事,也迟迟未能占领怀来截断平张线。

毛主席气得当时在雪地上乱走了半天,谁劝,他也不肯回去。


谁知,第35军军长郭景云鬼使神差地帮了我军——就在35军即将逃回北平的那天晚上,军长郭景云鬼使神差般地下令在鸡鸣驿宿营,这一夜,为解放军主力围困第35军赢得了时间,

本来,第35军副军长王雷振看出问题了,他对35军从张家口一出来就屡屡遭到共军阻击但有没有大部队正面作战的现象深感忧虑,提醒郭景云解放军可能有大批援军到来的忧虑。

但他的这个意见,狂妄自大的郭景云没有理会。

郭景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他的第35军在新保安被赶来的解放军部队包围了。

第35军回撤受阻于新保安,傅作义又急令第104军西出接应。怀来距新保安不远,沿途又没有部队阻拦,第35军极有可能逃掉。

幸亏这时负责围困新保安的华北3纵司令员郑维山反应机敏,在无法请示又没得到命令的情况下,毅然决断把主力调到沙城一带布防。第二天与援敌展开激战,第35军趁机拼死突围,在战况最紧急时,第104军和第35军相隔不足八里,两边喊杀声都能听清楚。

华野另一支部队匆匆赶到,这才击退第104军,缓解了平张路上的危险局面。

毛主席听说郑维山的华北3纵主动补上了缺口,和兄弟部队协作击退敌人,才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他马上以军委名义通电表扬郑维山,严厉批评了耽误进击的程子华。

程子华虽然率部队占领密云,歼敌6000多人,但暴露了东北野战军入关的消息,使傅作义加强了防备,耽误了切断平张路的时间,差点贻误战机。

自作主张的密云一战,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但程子华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认识得不到位。《程子华回忆录》中说,毛主席批评程子华后,程子华还和毛主席辩论了起来,解释自己在密云发生战斗的必要性。

被毛主席以军委名义通电表扬的华北3纵司令员郑维山是河南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他勇猛善战,毛主席颇为赞许,曾说“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


接下来的两周时间,毛主席采取了很高明的“围而不打”与“隔而不围”战略。

所谓“围而不打”是对张家口、新保安暂时只围不打,以便吸引平津敌人不好下决心从海上逃走,亦使傅作义舍不得起家的老底子而难下逃跑之决心。

所谓“隔而不围”,即是对平津塘等地,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不作战役包围,以待部署完成后再各个歼敌。

毛主席在电报中特别指出:“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逃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

我军终于把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到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五个互不连接的要点上。攻克塘沽,控制海口,就能切断敌人海上南逃之路;攻克新保安,打掉傅作义这张王牌,就动摇了其固守平津的决心。

歼灭战开始了,新保安、张家口敌人迅速被全歼,傅作义的王牌军第35军灰飞烟灭,军长郭景云在给傅作义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后,让一士兵去提了两桶汽油,打算集体自焚。但无人听命。最后郭景云无奈地走向后院,掏出手枪自杀身亡。

接着,已入关的林彪大军只用了29个小时就解放了天津,俘警备司令陈长捷,市长杜建时等,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人。

随后,毛主席打谈结合,以打促谈,和平解放了北平,傅作义率部起义回到了人民的阵营。

战争与政治,战略与策略相结合,是以毛主席指导战争的一大特色。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在战争中伤亡。仁者爱人,人间大慈毛主席!(刘继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