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遵義會議後入選紅軍最高軍事三人小組,原因之一是爲了制衡原創

歷史草堂

3小時前

遵義會議對於我黨我軍的歷史意義無需贅述,在這次會議之後,毛主席才正式成爲我黨的領袖,讓中國革命重新步入了正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遵義會議最終確立的“中央最高軍事三人小組”中,毛主席和周恩來的地位都毋庸置疑,但是第三個人的名氣就沒那麼大了,他就是王稼祥。


要知道當時的紅軍總司令是朱德,紅軍總參謀長是劉伯承,王稼祥的聲望和地位顯然都比不上這兩個人,那麼爲什麼最後“中央最高軍事三人小組”的第三個人不是前者,能和毛主席周恩來並列的人而是王稼祥呢?

這其實是制衡的結果。當時的紅軍大致可以分爲兩個派系,除了以毛主席爲首的本土派之外,另外一個就是王明、李德爲首的留蘇派。而王稼祥是在蘇聯留過學的,加上他是王明的老鄉,所以他更靠近於留蘇派。

但是王稼祥是一個沒有派別觀念的人,他纔不管王明是不是他的老鄉,他就是認可毛主席的軍事天才。所以在遵義會議上,他是第一個發言主張讓毛主席重新主持軍事的。對此毛主席非常感激,晚年時回憶起這段改變他自己乃至中國命運的經歷時,毛主席就說王稼祥是最早支持他的,遵義會議上沒有王稼祥是無法想象的,因爲他投了非常關鍵的一票。


而在會議上,原來留蘇一派的領袖人物,包括王明、李德、博古在內,都是批判的對象,是沒有資格成爲“中央最高軍事三人小組”的成員的。但如果“中央最高軍事三人小組”中沒有留蘇一派的人物,那麼留蘇派的將士們就會人心惶惶,所以王稼祥就成了代表留蘇派入選“中央最高軍事三人小組”最合適的人選,這也是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但是王稼祥的長處畢竟不在軍事上,王稼祥也很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基本不擔任制定戰略等類似的任務,而是在毛主席和周恩來身邊做一些輔助的工作。到1937年的時候,王稼祥的病情還非常的嚴重,所以就被安排去了蘇聯治病,更加遠離了權力的中心。


這並不代表中央忘了王稼祥,相反在建國之後王稼祥就被任命爲第一任駐蘇聯大使,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裏發光發熱。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