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人生幾十年,或是叱吒風雲,留名青史,或是碌碌爲爲,甘爲平庸。無論如何,只要你幸福就好!不過在有生之年,能夠成就一件大事,那也是此生的榮耀。而歷史的演變,或者說關鍵時刻,也常常是由一個或幾個關鍵的人物所改變。

1933年9月,第五次反“圍剿”打響了,一提到這,就會想到博古和李德,因兩人的錯誤指揮,紅軍遭受重大損失,蘇區形勢岌岌可危,無奈進行戰略轉移,而李、博兩人也算是改變歷史的關鍵人物,不過今天介紹的不是他們,而是在遵義會議中投出“關鍵一票”的王稼祥。

長征前的王稼祥

王稼祥,原名嘉祥,1906年生於安徽涇縣,早年在蕪湖聖雅閣教會學校求學期間,受到新思想、新文化運動的啓蒙教育,心生愛國情懷的他不但參加了愛國運動,還加入了共青團,1925年被組織送往莫斯科留學,在那個距祖國萬里之遙的城市,他的思想理論水平得到昇華,還結識了王明、博古等人,與他們並稱“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

1931年,王稼祥由上海轉入中央蘇區,曾任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等多個重要職務,進入中央蘇區後,他的工作內容發生了很多變化,尤其是更能廣泛瞭解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並對主席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甚爲敬佩和信任,而且從1932年起,他就一直支持主席的,哪怕是主席被解除軍事指揮權,他也沒有疏遠而是進一步增強與主席的革命友誼。

遵義會議投出“關鍵的一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