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給孩子講明遵守和違反規則的利害,孩子會懂得自己應該怎麼做的。但是在孩子以後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家長們要讓孩子明確和了解這些規則,讓他們明白什麼要做,什麼不能做。

孩子有時候會做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他們沉迷搞怪無法自拔,在自己娛樂的同時,還給周圍的人們帶來了歡樂。一般來說,孩子的搞怪都是一些可可愛愛的小玩笑,但是不排除有些行爲會有些不恰當。搞怪還需有分寸啊!

搞怪的小朋友通常也會讓人覺得開朗有活力,不自覺的就討人喜歡。最近微博上一組照片,有些人看起來在很認真唱歌的樣子,其實面前的歌詞是菜單啊!照片中是兩個小歌手。他們正在錄音棚中,戴着耳機,對着錄音設備錄歌曲。他們看起來非常正經,架勢十足,可是面前的支架上本來應該放歌詞的位置,卻好像混進了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歌詞換成了菜單。上面還寫着“咖啡10元”、“牛奶10元”、“果汁5元”還有礦泉水、紅茶、綠茶、蜂蜜水、水果沙拉等東西。面對着菜單還要當作是歌詞,看來小朋友們唱個歌也不容易啊!

網友們在微博下留言說:“唱完再來表演個報菜名,請您喫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錄完就能點單了。”、“唱歌之前先報個菜名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唱完了以後可以菜單上的都來一遍。”

孩子們的一舉一動雖然非常可愛,但是對於特別小的孩子來說,他們並不能很好的約束自己的行爲。所以還是需要家長來引導孩子擁有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

⑴與孩子一起討論立下規則

要讓孩子懂得遵守規則,首先就要讓孩子明白,到底什麼是規則。對於小朋友們來說,他們都是家裏受寵愛的小王子小公主,基本上沒有遵守過什麼規則,自然也就不明白。但是在孩子以後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家長們要讓孩子明確和了解這些規則,讓他們明白什麼要做,什麼不能做。

比如說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一定要按時完成作業、不能搶別的小朋友的東西、走路要靠右行、過馬路看紅綠燈等。首先家長讓孩子明白自己應該遵守什麼規矩,他們才知道自己要怎麼做。

⑵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堅持遵守規則

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家長們對孩子講再多的大道理,再多的耳提面命,還不如自己用實際行動做給孩子看來的有用。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會模仿的內容。

家長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遵守規則,纔會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接受和認同,而不是表面的敷衍和陽奉陰違。

⑶培養孩子執行規則的技能

有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其實什麼都懂,可實際生活中就是做不到啊。他們也不是沒有規則觀念,但是就是頻繁違規。

比如早上起牀起得非常早,但就是會遲到。這是因爲孩子執行規則的能力不足,家長要重點注意和培養。家長可以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時家長要教孩子自己合理安排時間,這樣孩子才能夠提高自身遵守規則的能力。

⑷孩子違規後加強引導

沒有人可以一輩子都不違反一次規則。孩子們年紀還小,偶爾堅持不住,違規再正常不過了。這時候家長可千萬不要忙着批評孩子。

一味嚴厲的批評和懲罰搞不好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們最好還是通過引導爲主,獎懲爲輔的手段引導孩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給孩子講明遵守和違反規則的利害,孩子會懂得自己應該怎麼做的。

在人們身邊處處是規則。大到大自然的法則、社會的規則,小到班級規則紀律。沒有人能夠脫離規則存在。家長們從小教會孩子遵守該遵守的規則,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也讓孩子更加自律,約束自己,培養出好的行爲習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