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天,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

两个月后,项梁、项羽在苏州起兵,等到项梁率军经过淮阴,韩信遂投奔项梁,正式从军。

在项梁起义军中,韩信默默无闻。不久,项梁为秦将章邯所杀,韩信转投项羽,依然是无名小卒。韩信多次找项羽贡献谋略,但项羽都不采纳。韩信很失望,找个机会转投刘邦,在刘邦军中做管理仓库的小吏。

有一次,韩信和另外十几个人一起犯了法,要杀头,前面十几个人已经处斩,轮到韩信了,韩信抬头看见了夏侯婴,就大声说:

难道汉王不打算取天下吗?

为什么要杀壮士呢?

夏侯婴是刘邦的沛县老乡,平时为刘邦驾车。夏侯婴打量韩信,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夏侯婴心有所动,就没杀他,又和他交谈,发现他很有才能,就推荐给刘邦。刘邦召见韩信,并没有发现特别的地方,依然让韩信做管理后勤的小官。

韩信不死心,他找机会接触萧何,两人多次交谈,萧何很欣赏他,又多次向刘邦推荐,但刘邦还是找不到感觉。

秦王朝灭亡后,刘邦封汉王,封地在汉中。刘邦的部下将领很失望,不愿意去汉中,一是觉得没前途,刘邦已经被项羽边缘化了;二是去汉中,路途艰险,离家乡徐州也越来越远了。许多将领找机会逃跑,刘邦无法约束。韩信也觉得没有前途,心灰意冷,于是也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跑了,大吃一惊,来不及跟刘邦打招呼,趁着月色连夜追赶。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萧何也逃跑了!”刘邦暴跳如雷,好像失去了左右手。

过了两天,萧何带着韩信回来了。

刘邦见到萧何,又喜又怒,骂道:“你也要逃跑,是为什么呢?”

萧何说:“我没有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问:“你把谁追回来了?”

萧何说:“我把韩信追回来了!”

刘邦忍不住又骂起来:“将领跑掉十几个,别人你都不去追,反倒去追韩信,可见是撒谎。”

萧何说:“其他将领不重要,多得很,跑了也不可惜,至于韩信,国士无双,天底下再找不出第二个来。大王如果一辈子只想在汉中称王,的确用不到韩信;如果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商量了。”

刘邦叹了口气说:“我当然要打回东方去,怎么可能老死在这个鬼地方呢?”

萧何说:“大王如果下定这个决心,就必须重用韩信。如果不重用他,早晚还会跑掉。”

刘邦有些无奈地说:“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让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说:“恐怕不行,让他做将军,他还是不会留下来。”

刘邦有些气恼地说:“那就让他做大将军。”

萧何兴奋地说:“那就太好了!”

刘邦说:“叫他进来,我马上拜他为大将军。”

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军,就像喊小孩子一样,这正是韩信要逃跑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韩信为大将军,就要挑选好日子,先斋戒几天,然后搭起高坛,按照任命大将军的仪式隆重办理,那样才行啊!”

刘邦答应了萧何的要求。

大王要登坛拜将的消息传出后,将领们都很兴奋,都以为自己才是大将军的人选。等到正式举行仪式时,再也没想到,原来是韩信,全军上下惊愕不已。

以上内容出自《淮阴侯列传》,如果我们掩卷沉思,不免会发生一些疑问:

1、韩信为什么从军?或者说,韩信从军的契机是什么?

2、为什么项梁、项羽、刘邦这些一把手都不认同韩信,而夏侯婴、萧何这些下属更能识别人才?难道说,一把手识别人才的能力都不如下属?

3、刘邦听了萧何一席话,真的就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究竟是怎么想的?

韩信到处蹭饭吃的时候,虽然生计堪忧,但他喜欢带刀佩剑。这个场景,如果仔细想一想,是很奇葩的。这样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成天带着刀、佩着剑,看上去像一个武士,但是没办法养活自己,到处骗吃骗喝。韩信这种样子,容易招来侮辱,他之所以受胯下之辱,就是有人看他不顺眼,觉得“若(你)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韩信为什么要带刀佩剑呢?这应该不是社会上年轻人的平常装束。可惜我们对韩信的家境知道得很少,韩信不像项羽,项羽出处清晰,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

韩信喜欢带刀佩剑,应该出自一种强烈的自我心理暗示。他受到一种神秘命运的指引,要在刀剑中讨生活、立功名,所以韩信从军就其必然性。

韩信从军以后,特别想找到一位赏识他的主公,他也用尽办法推销自己,但项梁、项羽、刘邦,都不识货。在刘邦军中,开始只有夏侯婴认为他有才能,韩信则最早发现韩信是一位超级人才。但是,萧何月夜追韩信,以及萧何推荐韩信的赞语,都像极了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是历史的重演。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淮阴侯列传》

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齐太公世家》

萧何推荐韩信、鲍叔牙推荐管仲,话说得很绝对,拿老百姓的话来说,是“死了张屠夫,只能吃带毛猪”。从中可以看出太史公的笔法,不惜夸张一点、扭曲一点,也要把“超级人才+超级伯乐”的故事写到极致。一个出身社会底层的年轻人,与生俱来有某种了不起的才能,又能风云际会,成就大业,甚至改变历史的走向,这样的故事是太史公“究天人之际”的好题材,也是历史的迷(惑)人之处。

至于刘邦听了萧何的话,居然真的拜韩信为大将军,这又是怎样的决策机制呢?高层管理者不是要从基层一步一步干上来吗?刘邦为什么这么率性呢?刘邦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看历史,这些地方不能轻易看过去。

我认为刘邦这样做,至少有几层考虑:第一,他相信萧何,毕竟是沛县的老兄弟,相知深;第二,要给萧何一个面子,“萧何月夜追韩信”,动了真情;第三、萧何推荐韩信的话说得非常绝对,如果不用韩信,显得自己没有争天下的决心了。

这些都是原因,但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刘邦不按牌理出牌的个性。登坛拜将的消息传出后,诸将都很高兴,都认为是自己,但刘邦就是要来一个出其不意,始料未及。刘邦对下属,刻意营造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而且,退一步说,即使韩信是庸才,刘邦也没什么损失,他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萧何头上,无损于自己的英明,再换合适的大将军就行了。

东汉初年盘踞甘肃的军阀隗嚣,派马援出访定都洛阳不久的光武帝刘秀。

马援回来后,隗嚣和他促膝谈心。

隗嚣问:“刘秀比刘邦如何?”

马援说:“刘秀不如刘邦,刘邦‘无可无不可’,而刘秀喜欢处理行政事务,行动符合规范,又不喜欢喝酒。”

马援说刘邦“无可无不可”,是很准确的评价,刘邦是高度实用主义的。

要想“无可无不可”,必须有一个前提,擅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刘邦就是这样的,刘邦永远让自己的主动性最大化,本能地回避对自己的任何约束和限制。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说,刘邦不合常规、出人意料的举动,有助于激发组织活性。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能够有力地狙击科层制组织必然僵化的趋势,因此是必须的。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客观上给所有的中、基层员工以强烈的希望,虽然这次提拔的不是自己,但心理上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则是一种震慑,他们必须保持活性,必须如履薄冰,因为他们现有的地位时时处在威胁之中。

对千百年以来的普通读者来说,心理上也有愉悦。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一大特点是太平淡了,生活中很少有激动人心的事,所以大家都喜欢听非常之人、非常之事、非常之功的故事,正史如韩信登坛拜将,野史如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那些离奇的话本小说,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