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央視節目《挑戰不可能》提到的“5秒止哭法”能夠快速有效的使寶寶停止哭鬧,但這方法只起到止哭的作用,想要達到安撫效果就需要知道寶寶爲什麼哭。

寶寶,能不能不哭了,跟媽媽好好說?

其實,哭是寶寶與父母進行交流的一種語言,據不全統計,寶寶大約每天會哭3-3-4個小時,他們通常用哭聲告訴爸爸媽媽他們的需求,比如餓了、困了、病了等。爲了提供“有效安撫”,就要求爸爸媽媽準確判斷哭泣原因,通過滿足寶寶需求來安撫和止哭。

以下是我整理出的關於哭的原因及解決方式:

1.餓了

通常表現爲其哭聲十分有節奏,不急不慢,時不時吮吸一下,這時媽媽可以把手放其嘴邊試探,若是餓了,寶寶的腦袋會跟隨你手指的移動而移動。

解決方式:如果寶寶哭是因爲餓了,就及時給寶寶餵奶等,餵奶時要多與寶寶進行語言和眼神交流,讓寶寶感受到你是真的懂了他的需求,通常他/她喫飽了便不會再哭鬧了。

2.腸脹氣

有些寶寶可能消化功能尚不健全,喫奶之後可能仍然哭鬧不止,這種需要懷疑是不是腸脹氣。有時候即使不是腸脹氣,但由於寶寶的腹腔本來就不怎麼寬敞,有時候肚子有氣體也會讓他/她感到不適。

解決方式:如果是腸脹氣,將寶寶平躺牀上後抓住他/她的雙腳,媽媽雙手幫助寶寶雙腳做騎自行車動作,或者用手掌小魚際側或四指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寶寶腹部,增加胃腸蠕動幫助寶寶排除胃腸道多餘的氣體。

運動排氣法

腹部按摩排氣法

3.困了

通常表現爲打哈欠、揉眼睛、精神變倦怠、不愛玩耍、注意力不集中等,當寶寶月齡偏小一點的時候,尚不具備成熟的自主入睡能力,故爸爸媽媽一定要留意寶寶是否有睡意表現,並及時哄睡。

解決方式:及時帶寶寶回到他/她熟悉的睡眠環境中,環境需要保持安靜、溫暖、舒適,再輕聲安撫他/她入睡。

4.拉便便了

當寶寶感受到身體某個部分的變化而體驗不佳時,會表現得眉頭緊鎖、煩躁不安、身體扭動、拳打腳踢等,這時候用哭聲是告訴你:媽媽,我該換尿布了。並且寶寶的皮膚十分敏感細嫩,尿布髒了不僅讓寶寶感到不舒服,還可能導致寶寶出現尿布疹。

解決方式:及時爲寶寶更換尿布就能解決寶寶的煩惱了。

5.害怕了

通常突然出現的明晃晃光亮或者極大的聲響都可能嚇到寶寶,這種時候寶寶的哭泣伴隨着明顯的誘因,一旦解決了這個誘因,寶寶便不會再哭。

解決方式:把寶寶抱起來,將他/她的小腦袋靠媽媽左胸前,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心跳聲了,一邊輕輕拍背或撫摸寶寶的頭,一邊輕聲安撫寶寶,通常寶寶會很快平靜下來。如果是夜裏被驚哭,媽媽輕輕拍背安撫就好了。

拍背安撫法

7.太冷或太熱

有時候寶寶對外界溫度不適應也會出現哭鬧的情況,熱的時候可能表現爲面色潮紅、四肢擺動,哭得很大聲等;冷的時候可能表現爲四肢冰涼,不願意動彈,哭聲欠有力等。

判斷寶寶冷熱的方法:摸脖子後面或背部,若摸起來溫暖,不冷也不潮溼,乾燥無汗,才代表孩子溫度適宜。

判斷寶寶冷熱

解決方式:及時增減衣物就行了,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穿衣感受來評估孩子,不需要給寶寶穿特別多,要說寶寶的基礎代謝還比成年人高些呢,故而產熱量也不少。

8.求關注

通常表現爲:一開始哭聲還十分大聲,當看到媽媽後哭聲立刻變小了,當看到媽媽沒有理睬自己,哭聲隨後變得大起來,這就是典型的“求關注”狀態了。寶寶對自己的感受表達不出來,但是對爸爸也是有情感需求的,所以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的情感需要哦,否則可能造成寶寶未來人格的情感漠視哦。

放下手機,多陪伴寶寶

解決方式:及時放下手頭上的工作,陪寶寶一起玩耍,比如與寶寶說話或唱歌等,這時需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寶寶身上,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他重視。

當新手媽媽面對寶寶頻繁哭泣的時候,會感到不耐煩,偶爾甚至感到崩潰。但是媽媽爸爸需要正視寶寶哭泣的原因,給寶寶多一點的關注和耐心,正視和滿足他/她的需求,那麼想要“關上寶寶的哭泣開關”也不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