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對“祛溼”這個詞並不陌生。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健康養生也就更加重視,以前到了夏天,大家都說自己該減肥了。現在大家都認識到,有些肥胖就是溼氣太重引起的,也知道了溼氣在體內的危害,紛紛開始學起了祛溼。於是,一款名爲“紅豆薏米茶”的養生茶飲火起來了。

熱衷於喝祛溼茶的白領小玲,就是“紅豆薏米”的忠實愛好者。最近天氣熱起來,小玲每天都泡起了紅豆薏米水來喝。加上隨着氣溫升高,胃口下降,小玲發現自己的體重有些許減輕,認爲是體內的溼氣祛出去了,高興的不得了。

但沒過半個月,隨着紅豆薏米水越喝越多,小玲開始拉肚子,胃口越來越差,一開始以爲只是排溼氣的正常反應,就沒有太理會。現在卻好像越來越嚴重了,經常胃痛,喫涼的食物都忍受不了。小玲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祛溼工作哪裏做得不夠好?

你瞭解溼氣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雖然“祛溼潮”近年來越來越火爆,但其實很多都是人云亦云,根本不知道“溼氣”實際上是什麼東西。

溼氣,其實是一箇中醫理論中的概念。中醫認爲,自然界中的氣候潮溼、食葷肉等都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導致誘發人體各類的疾病,同時認爲通過調節飲食起居,對溼氣進行調節。

也就是說,在中醫看來, “溼氣” 是一種概念,並不是說身體內產生了什麼氣體,而是一種體內的狀態,這種狀態就叫做 “溼”。

有一種說法叫做,“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在致病的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 中,中醫最怕的就是溼邪。它經常與別的邪氣狼狽爲奸,溼氣遇寒則成爲寒溼,溼氣遇熱則成爲溼熱,糾纏不清,從而誘發各種疾病。

石壽棠老先生在《醫原·溼氣論篇》記載到,“蓋聞坤土主溼,溼土寄旺四季,而春夏爲甚,季夏爲尤甚。”意思是說,溼氣一年四季都很旺盛,但在春夏季會比較嚴重,季夏最嚴重。原來,自然界的潮溼之氣,年年都會存在,春夏的溼氣尤爲明顯,而長夏時節的溼氣最爲重。

喝祛溼茶,反而身體不舒服,這是爲何?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祛溼“祛錯了”。沒有進行辨證祛溼,只知道有溼氣,卻不知道溼熱和寒熱的區別。實際上,祛溼需要分爲“溼熱”和“寒溼”,不同的溼氣,祛溼方法不同,需要對症不同的藥飲,才能把溼氣從身體裏趕出去。如果沒有對症祛溼,只會“越祛越溼”。

而小玲所服用的祛溼茶,裏面有紅豆和薏米。紅豆性平,屬於利下的食物,還有利尿作用。薏米屬於大寒的性味,歷代中醫都是拿它來治病的,有利尿、消水腫等作用。紅豆和薏米這兩種利水性味的搭配在一起用,只適合溼熱體質的人,在短時間之內服用。

如果寒溼體質的人服用了,不僅不能祛溼,反而會傷及脾胃。氣虛體質的人也不適合長期服用,還會造成陰陽失調,把人的陽氣都傷了。

中醫教你:怎麼判斷自己是寒溼還是溼熱

看大便

溼熱和寒溼的人,都會有腹瀉的情況。但寒溼的人腹瀉呈現綿綿不絕的狀態,有時候一天需要拉多次,而且大便常常黏在馬桶上衝不下去。溼熱的人腹瀉會比較急猛,且有時交替便祕。

看小便

溼熱體質人羣的尿液,一般是顏色很黃,氣味很重。而如果尿液狀態清亮,甚至像透明的自來水一樣,就是寒溼體質。

看舌苔

準備一面鏡子和充足的光線,張開嘴巴看看自己的舌苔,如果舌苔很厚,舌頭髮紅,舌苔發黃,那明顯就是溼熱體質了。但如果是舌苔偏白,邊沿有很多齒痕,舌上亮晶晶的有液體,那大概率就是寒溼體質。

聞體味

如果聞起來體味比較重,腳和腋下部位氣味比較濃郁,一般是溼熱體質。而寒溼體質的人很少出大汗,體味會比較輕微。

看其他

寒溼體質的人怕冷,怕吹風,尤其在冬天會四肢冰冷,女性可能會有宮寒和痛經的毛病。溼熱體質的人怕熱,經常口腔潰瘍和長痘痘,甚至在夏天的時候會感覺到胸悶,情緒容易煩躁。

對症祛溼有方法,你學會了嗎?

吳鞠通《溫病調辨》裏講到,“溼之入中焦,有寒溼,有熱溼,有自表傳來,有水谷內蘊,有內外相合。其中傷也,有傷脾陽,有傷脾陰,有傷胃陽,有傷胃陰,有兩傷脾胃。傷脾胃之陽者十常八、九,傷脾胃之陰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遺患無窮,臨證細推,不可泛論。”意思主要是說,祛溼一定要對症,否則遺患無窮。

妙姐建議,寒溼的體質應該採用溫寒化溼的療法,如在日常用砂仁,陳皮,生薑煮水喝(砂仁煮的時間需要短一些),達到對症祛溼的效果。但這個方法不適用於便祕、口臭、陰虛體質的人。

《食療本草》中有說道:野菜馬齒筧能“煮粥止痢及疳痢。”《本草正義》也說“馬齒莧……多由溼熱凝滯,寒滑以利導之,而溼熱可泄……”

所以溼熱的人建議用清熱祛溼的療法。如用野菜馬齒筧、土茯苓和綠豆煮水喝,能夠起到清熱利溼解毒的作用。

遠離溼氣,從生活小事做起!

堅持運動

如果發現自己的體內溼氣過重,可以通過運動來排除體內溼氣。在運動出汗的過程中,多餘的溼氣會跟隨着汗液排出體外。建議可進行慢跑、瑜伽和仰臥起坐,老年人可選擇八段錦和太極拳,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而選擇。

避免長期居於潮溼的環境

長期處於潮溼陰冷的環境中,溼氣就容易入侵體內。尤其是睡地板,容易造成四肢痠痛。在下雨天減少外出,也不要穿未乾的衣服。

飲食注意

不要經常食用酒和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清淡飲食,營養均衡即可。

你知道自己屬於“溼熱”還是“寒溼”嗎?

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吧~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