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小草的奶奶卻告訴她說,午睡的時間有嚴格控制,午睡不能超過30分鐘,不然會越睡越困,對身體也不好,小草疑惑了,奶奶說的是真的嗎。但是午睡也不是隨便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的,午睡只是一個簡單的休息,午休時間過長也不好。

人們常說:“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忙碌工作一上午,難得中午能喫飯午休,當然選擇美美的睡上一覺,養好精神繼續下午的忙碌。

但是小草的奶奶卻告訴她說,午睡的時間有嚴格控制,午睡不能超過30分鐘,不然會越睡越困,對身體也不好,小草疑惑了,奶奶說的是真的嗎?

以前也有粉絲諮詢過妙姐,提了許多關於到底該不該午睡和午睡睡多久合適的問題,今天妙姐跟大家詳細聊一聊。

一、不午睡的人,得不到4個好處

研究睡眠的專家發現,人除了晚上要休息睡覺,白天也需要一定的睡眠。午睡和不午睡的人,有許多區別,最明顯的就是,不午睡的人會少了4個好處!

1.防止疲勞過度:

午睡是白天最好的休息方式,可防止過度疲勞,有利於身心健康。人的精力在早晨起牀後到上午10點左右最爲充沛。之後就會逐漸下降。午睡後,精力又會回升。資料顯示,健康長壽的老人,大多有午睡的習慣,午餐後半個小時開始午睡是比較科學的。

2.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

每天午睡30分鐘,可以使體內的激素分泌更加平衡,使冠心病發病減少30%,北歐北美國家冠心病發病率高,其原因之一就是因爲缺乏午睡。

成年人睡眠不足4小時,死亡率會比每晚7-8小時的人高18%。這就是提醒人們,晚間睡眠不足,如能在午睡時適當補交,也有益於延長壽命。

3.提高免疫力、記憶力:

午餐後爲了幫助消化,身體會自動改成副交感神經作爲主導,這時睡個短覺是可以有效刺激體內淋巴細胞,增強免疫細胞的活躍性。從而起到提高免疫力,增加記憶力的作用。

4.心情舒暢、精力旺盛

許多人都有午餐後疲倦的煩惱,每天中午小睡10分鐘都可以消除睏乏,效果比夜間多睡2小時還要好。並且午餐後打盹也能改善心情,降低人體的緊張度,緩解壓力的效果就像是睡了8個小時一樣。

但是午睡也不是隨便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的,午睡只是一個簡單的休息,午休時間過長也不好。

二、午睡不能超過30分鐘?睡多久合適?

有專家研究得出結論,在白天有三個睡眠高峯,分別是上午9點、中午1點、下午5點,意思也就是在這些時間點人們會比較睏倦,需要休息。

但是午休也有講究,根據每個人情況不同,幾個時間節點需要注意:

10分鐘:研究顯示午休低於5分鐘不會對身體有任何幫助,但是隻要達到10分鐘,就能迅速恢復一定的自身體力,緩解疲勞,使大腦清醒至少持續兩個半小時。

20分鐘:睡20分鐘可以提高你的反應速度,尤其是處理字母和數據相關工作。但20分鐘並不是午休的最佳時間,醒來後你還要通過35分鐘左右的時間來緩和午休帶來的精神恍惚感。

30分鐘:醒來之後的5分鐘,可能會感覺昏昏欲睡,但之後就會越來越清醒,精神舒暢,這個過程至少保持半小時。但睡10分鐘會比睡30分鐘更好,可以避免睡眠太深而感到的乏力和恍惚。

45-90分鐘:對身體完全沒有益處。如果午休時間達到45~90分鐘,你就將進入深度睡眠,但這個時間無法完成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睡眠專家表示,睡眠時間超過45分鐘,睡醒後會比睡前感覺還要糟糕。

90~110分鐘:一般人的睡眠週期就是90分鐘,如果午休時間達到90分鐘就太過了。專家表示如果你習慣性每次午休時間都超過90分鐘,那麼很有可能你患上了睡眠障礙,要注意嘍。

午休已經成爲人們消除疲憊的方式之一。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更是離不開中午的一個“打盹時間”。三、老人應這樣做,把午覺睡好!

有時候有人說午覺睡不着,所以不必睡午覺。其實不然,可能是你有幾點地方沒注意做好!

午餐後不要立刻躺下睡覺:午餐後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壓下降,大腦供氧以及營養明顯會下降,易引起大腦的供血不足,一般進食後應該休息十幾分鍾再進行午睡。

睡姿應保持頭高腳低,右側臥姿:這樣可以減少心臟壓力,防止睡覺時打鼾。需要注意的是,坐位及伏案睡覺會減少頭部供血以及缺氧的症狀。

有人習慣把手當作枕頭,伏在桌子上午休,這樣會使眼球受到壓力,久而久之就會誘發眼疾。另外趴在桌子上睡會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同時也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雙手、雙腿發麻、刺痛。

醒來後不要突然起牀:給身體一個緩衝的過程,避免突然起身引起的眩暈感和不適,同時也避免摔倒。

午休時應避免受較強的外界刺激:因入睡後肌肉鬆弛、毛細血管擴張、汗孔長大,易患有感冒或者其他疾病,也應注意保暖,避免受到風寒。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時常讓人感到”缺覺“,然而忙碌所欠下的”睡眠債“是要償還的。午休是個非常好的習慣,可以”補覺“。希望你能成爲一個有”彈性“的人,方能談得上睡眠健康。

參考資料:

[1]姚扶有.老人午睡益處多多[J].祝您健康,2012(7):47.

[2]翟文.午覺睡多久最健康[J].百姓生活,2012(11):74-7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科普排位賽##39健康超能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