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要讓老人安享晚年,但是,現在的老人有幾個是在家裏舒舒服服的享受晚年的呢?大多數不是給兒子就是給女兒帶孩子,父母愛孩子必然會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前程,因此會忍不住幫孩子們去分擔照顧下一代的責任。


鄰居王阿姨,三年前,幫助自己的女兒帶孩子,現在孩子三歲多了,兒子的孩子又要出生了,於是不得不從女兒家趕到兒子家去。小外甥大概是知道姥姥要離開了,抱着姥姥的脖子不讓她走,姥姥鼻涕一把淚一把,只得安慰孩子說,姥姥還會再回來的,還會再回來的。


老人長時間帶孩子對孩子已經產生了感情,而且,孩子也是對老人產生了依賴。孩子的姑奶也是從小就幫兒子帶孩子,等到孩子長到三歲可以上幼兒園的時候,被父母接回了城裏去上學。老人已經習慣了小孫子在身邊,孩子接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不適用,想孩子想到夜裏失眠,只能夠用孩子的小照片來緩解思念。


每當到了假期的時候,姑奶就會打電話問兒子是不是回來,還問小孫子回來嗎。每當聽到孫子要回來的時候,姑奶奶就會特別開心,總是會買各種各樣好喫的零食,準備孫子愛喫的食物,彷彿像過年一樣開心。

分析:

老人能幫着帶孩子固然是好事,但是老人帶孩子也有很多的弊端。

讓人很容易溺愛孩子

前幾天看了一個視頻,孩子想要出去玩兒,但是外面下雨了,老人在鄰居家借了一把擺攤的大傘。一手撐着大傘,一手推着孫子在路上遛彎兒,雨中散步很浪漫,但是如果什麼都順着孩子,那麼勢必會把孩子慣成小皇帝。


很多的長輩在孩子小的時候,往往需要工作,對自己孩子陪伴比較少。而現在到了孫子這一輩兒,自己有了大把的時間,因此就想要拼命的補償。

陳舊的育兒觀

很多父母都在用以前教育孩子的觀念來教育自己的孫子或者外孫,他們認爲自己用這些觀念能夠帶好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能夠帶好孫兒。其實,時代在進步,育兒觀念也在不斷的進展。


很多父母總是想當然的認爲自己的觀念是正確的,往往跟不上時代的進步會。會因爲陳舊的觀念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老人身體受限

小孩子跑得很快,如果老人腿腳不靈便,那麼很有可能就追不上孩子,一旦發生了危險的時候,更沒有辦法第一時間衝到孩子的面前去保護他。因此,在讓老人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孩子的安全。

如果老人腿腳不靈便,那麼就儘可能的不要讓老人帶着外出,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凡事有利有弊,如果年輕人自己有時間,還是提倡應該要自己帶孩子。老人帶孩子比我們上班還要辛苦,一定要肯定老人的成績,不管老人做的怎麼樣,都要體諒老人的辛苦。即使育兒路上,老人做的有不妥的地方,也不要劈頭蓋臉的批評,畢竟老人也是好心,多一點關心,少一點責備,老人的心裏纔會樂開了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