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元帅成功的预测到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得斯大林和其苏军将领开始服膺林总天才的判断与预测。大多数苏联元帅、将军还都认为:“无论德军是多么烦人丧心病狂、气焰嚣张,但在坚固的马其诺防线面前,也会费时日久,伤耗惨重。

林元帅是一个风云人物,自黄埔毕业从军后,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战功累迁排、连、营、团、纵队司令、军长,成为毛主席、朱老总麾下的著名战将。抗战时期,他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建国后,他被授予了开国元帅的军衔。
1938年3月,平型关大捷后,林从阎锡山的晋军防区路过,由于他身着从日寇那里缴获来的军大衣,晋军开枪误伤了他。受伤后,他先是在延安治疗,但延安的医疗条件不太好。1938年冬天,经批准,林远赴苏联养伤,在苏联待了3年。
由于在平型关大捷中的独特经验,使林在苏联军界知名度大增,他受到斯大林的重视与青睐。他是开国元帅,曾成功预测德军作战计划,斯大林想用15个师来换他。
1939年春,二战面临爆发的临界点。德军在征服丹麦和挪威后,开始集结重兵,准备向法国发动大规模侵略。作为中立国,苏联虽不参战,但密切注视着战事的发展。
在一次宴会上,斯大林征询苏军将领对德军战略意图和兵力部署的判断。大多数苏联元帅、将军都估计德军可能集中火力,攻击中段防线,打开缺口后,以装甲部队实行机械化纵深突破与追击。
大多数苏联元帅、将军还都认为:“无论德军是多么烦人丧心病狂、气焰嚣张,但在坚固的马其诺防线面前,也会费时日久,伤耗惨重。”
当时,林帅正好也在宴会现场。斯大林出于客气和礼貌,问道:“林同志,你对德军兵力走向有何看法?德军作战计划会如何?”
“我不是希特勒,不清楚他的真实想法。”林总一笑,想搪塞过去。
“嗯?你这个回答我不能满意。如果你是德军统帅,你会怎么办?”斯大林犀利的眼神直盯着林,其他人也纷纷围上来。
林总笑道:“前面几位苏军元帅的判断都很高明。但是,我劝同志们不要过于看重马其诺防线。”
他这一番话后,斯大林和苏联众将领都安静了下来,想仔细听听他的高见。
林继续说道:”物是死的, 人是活的。有用的时候,马其诺防线胜过钢铁长城,坚不可摧;没用的时候,马其诺防线就是一堆垃圾,不值半文。”林总语出惊人。
“林同志能否说得明白点?”斯大林等人还不太瞧得起这个三十出头、瘦小的年轻人。
“我的意思是,如果正面攻打马其诺,防线才会起作用。但是,如果绕开防线,从侧翼作大规模迂 回,兜击防线深远后方,这马其诺防线就会毫无用处,战局也会很快明朗。”林总坦言道。
德军装甲部队肯定不会直接攻打马奇诺防线,必将岀奇兵通过交通困难的阿登高地。他顿了一会,又补充道:“在中国苏区反‘围剿’斗争中,我们红军经常使用这种战术。”
斯大林和在场的苏军众将领,听了林总的这番话后,都认为,他说的这种方案过于离奇、冒险,简直是天方夜谭。
没想到,林总一语成谶,几个月后,希特勒指挥德军机械化部队绕道比利时,以闪电战的速度斜插法国腹部,马奇诺防线因德军的绕道袭击其背部而失去作用,迫使汇集在马其诺地区的盟军数十个师拼命溃逃。
防线被突破,盟军数十个师溃败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后,斯大林大吃一惊。林元帅成功的预测到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得斯大林和其苏军将领开始服膺林总天才的判断与预测。
1942年,林总伤好要回延安时,斯大林觉得林总是一个百年不遇的一个军事天才,就想把他留下来。斯大林对他进行了极力挽留,并提出“要用15个师的现代化装备来交换他”。但是最后,林总没有答应,这使得斯大林感到十分的遗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