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姚江岸有一个非常有历史、有故事的地名,名叫城山。

山下之村,名为城山村,村前横渡姚江的渡口,称为城山渡。

为什么这些名字都与“城”有关呢?

因为这里曾是句章古城遗址所在地。

 

公元前473年,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所率之军攻入吴国都城姑苏,吴王夫差自刎身亡,吴国灭亡,勾践统一了吴越之地。

勾践向周元王呈贡,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诸侯长),并赐胙,胙即祭肉,赐胙是古时的一种至高荣耀。

勾践为表彰灭吴封伯之功,将原越国南方之地改称为句章。

“句”,读音为gou,周时并无“勾”字,越王勾践本来叫“句践”,《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写作:“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乾隆时期刊印《史记》时错印成了“勾践”,后世将错就错,以非为是,都写成了勾践。

 

公元前472年,勾践在姚江边上修筑了句章城,延续了河姆渡文明。

姚江岸,进入了兴盛繁荣的历史进程。

句章城扼姚江之要津,城旁姚江岸,亦称句章港,水陆兼用,“进可攻,退可守,乃一天然关隘”,曾是历史上重要军事要塞。

句章城旁的山,因此称为城山。

往返姚江两岸的渡口,称为城山渡。

城山村相距不远,还有一个地名叫车厩,隶属余姚市河姆渡镇,《会稽记》记载:“越王勾践于此置厩,停车秣马,遗迹犹存。”

车厩,因此而名。

城在渡口旁,可以想像当年姚江之上的舟楫忙碌。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设置句章县。

秦汉之后,东晋隆安四年,即公元400年,孙恩起义军攻破了句章城。

句章古城,历经了872年的岁月风烟,在战火中沦为废墟。

句章城的守将刘裕,公元401年在小溪(今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构筑了句章新城。

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将句章县分成姚州和鄞州,句章县制从此消失。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句章古城,在宁波的历史上,都是一段漫长的重要历程。

宋代宝庆《四明志》记载:古句章县“面江为邑,城基尚存。故老相传曰城山,旁有城山渡。”

历史推进到现在,古城遗迹难寻。

但是姚江两岸的大村落依然繁盛。

城山渡南岸,是余姚市大隐镇学士桥村的城山自然村,村后有山,名城山。

城山渡北岸,是江北区慈城镇三勤村的城山渡自然村和王家坝自然村,村旁也有小山,同名城山。

 

城山渡,经历了数千年岁月变迁,渡船往返两岸,一直是两岸人民往来的捷径,曾将多少行人送抵彼岸。

但是现在,城山渡已经停止摆渡了,从2019年开始,渡船就停止往返两岸了。

停渡的原因,就是因为近年私家车普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汽车,乘渡船往返两岸的行人越来越少了,渡船的收入,难以维持渡口运营。

 

而且,与城山渡相邻的洪陈渡,也停止摆渡了

洪城渡北岸是江北区慈城镇洪陈村,南岸是海曙区高桥镇民乐村。

 

城山渡和洪陈渡停止摆渡后,对于会开车的年轻人,出行基本不受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两岸 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往返两岸就太麻烦了。

停渡时没有正式通知,有些需要过江的老人,来到渡口,等啊等,却不见摆渡人的踪影。

过江需要到上游的河姆渡,或者再下游的半浦渡。

我在走访时,当地的老年人纷纷向我诉苦,希望恢复渡口!

 

2500年的历史,终究没能抵挡时代大潮的洗礼。

千古风流人物,浪淘尽。

历史已随浩瀚姚江水,东流去,盛世繁华,狼烟远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