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期一場場別開生面的網絡直播、露天遊戲式“垃圾分類”宣講講座,到居委會全體成員、社區廣大黨員、樓門長躬身入局站桶看桶,親自指導垃圾分類。拱辰街道北關東路人在走好垃圾分類“新長征”的路上,都在爭相做垃圾分類的“時尚達人”。在這場如火如荼的垃圾分類工作中,湧現出衆多不捨清晨和夜幕的站桶、看桶人。他們放棄個人休息時間,不怕髒、不怕累,對每一位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耐心指導,遇到老幼手持重物的人們,更是幫着他們分好後投放到桶裏。

北關東路退休老黨員陳振祥便是社區衆多站桶、看桶人中的一員,陳老,今年80多歲,是社區8號院的一名樓門長。早上不到6點,陳老已來到了8號樓院門口的一排垃圾桶邊,看着零零星星散落在垃圾桶邊的幾個垃圾袋,陳老笑呵呵地說:“今天很好啊,比昨天又少了,這說明自覺分類的人更多了,不自覺的人少了。不着急,明天會更好!”說話的功夫,陳老把一個個垃圾袋逐一打開,拿着自制的雙爪鐵鉤子,把袋子裏的紙巾夾住,抖落粘在上面的廚餘垃圾,把酸奶瓶打開,把裏面的奶瀝淨,把過期藥品一一撿出來……垃圾分類,陳老毫不含糊。前來投放垃圾的人對陳老說:“垃圾分類,剛剛試行,目前只分個大概就行。”“不行,垃圾分類本不難,難的只是一個習慣的改變而已,我們爲什麼不一步到位呢?”陳老說。“我看您分的這麼仔細,太辛苦了。”“不辛苦、不辛苦,我啊,全當學習了,你這個垃圾分得算是達標,還不能算優秀,以後還要分得更細點。”陳老笑着回答。

事實上,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陳老已經雷打不動地防疫站崗100多天了,每天下午2:00-4:00都是他的防疫值崗時間,他放棄午休,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從風雪嚴寒到初夏來臨,他每一天都在用心、用情守護着自己樓院的安全。而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看着社區工作者從早到晚站桶、看桶,指導垃圾分類,陳老便又坐不住了,他每天早上不到6點就出現在8號樓院的垃圾桶邊,主動當起了垃圾分類指導員。

從宣傳垃圾分類,到站桶、看桶,陳振祥總是樣樣認真,樣樣用心。對於不理解、不配合的人,陳老循循善誘、身體力行,用他的一言一行告訴大家:“垃圾分類,利國利民,刻不容緩,勢在必行,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分類的責任主體,都是踐行者,要做就從現在做起,從源頭抓起,從我們自身做起,家家戶戶人人做好垃圾分類,這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社區書記史淑英對陳老說:“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別累着。”陳老說:“您放心吧,這活不累,用點心就行,我願意和你們一起,當好垃圾分類的一線“指導員”、“戰鬥員”,不僅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更要打好垃圾分類這場“持久戰”和“攻堅戰”。

正是因爲我們擁有一羣像陳振祥這樣無私忘我的志願者們時時處處默默無聞的奉獻與付出,才讓每一位居民擁有了美好家園,他們是我們美好家園中最可愛的人。

(拱辰街道工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