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更換機油的標準應參考里程,決定里程數標準的參考是什麼?
  • 標準答案:機油等級。指礦物機油、合成機油、半合成機油,在解析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三類機油的概念。以礦物機油爲例,這種潤滑油是從石油中提煉而來,通過加入各類「添加劑」實現以潤滑密封爲主的各類功能。合成機油指利用化學合成方式製造的「基礎油」,在添加相同的添加劑後實現相同的功能,那麼半合成機油是什麼概念呢?


    知識點

    1:礦物機油因基礎油的提煉方式比較“原始”,其潤滑能力雖然能達到與「合成機油」相同的標準,但是在燃油動力汽車裝備的內燃機的高溫環境中,潤滑性能衰減的速度會非常快。機油也是有“抗熱衰能力”差異的,所以礦物機油只能用在一些工況不惡劣、沒有渦輪增壓系統的普通NA(自吸)發動機上,而且只能使用「5000公里」左右。

    2:合成機油的製造工藝非常嚴格且先進,但這種化學合成的潤滑油並不是“潤滑能力”有多強,而是「抗熱衰性能」足夠強。在需要利用機油輔助冷卻的高性能「Turbo增壓機」中,合成機油可以用到“10000km+”,普通的NA發動機實際用到1.5萬公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不過合成機油的製造工藝複雜,這點就決定了製造成本足夠高,高價會讓汽車用戶望而卻步。

    3:礦物機油只適合「入門級發動機」,合成機油適合「高性能發動機」,那麼中端發動機用什麼呢?答案自然是“半合成機油”,其概念是以“60:40”的比例混合合成機油與礦物機油,利用前者提升礦物機油的整體性能,利用後者降低混合潤滑油的製造成本。這種機油可以在NA發動機上使用7500公里,在渦輪增壓發動機上使用5000公里,參考這一標準更換即可。


    機油的「時間標準」

    • 6個月或一年

    很多汽車用戶會被建議按照上述時間標準更換機油,否則機油“變質”則有可能損壞發動機。這種說法實際沒有依據,因爲「知識點」討論的三種機油僅爲【基礎油】,在通過混合各種類型的添加劑後纔是「成品機油」。而這些添加中含有:抗氧化劑、抗乳化劑、消泡劑、油性劑、極壓抗磨劑等等,時間是如何在這些添加劑的保護中讓機油變質的呢?

    「氧氣」是比較普遍的說法,因爲空氣中的氧氣可以與“萬物”產生氧化還原反應,機油自然也是不例外的。但是機油中的“抗氧化劑”難道是擺設嗎?其次機油是貯存在發動機機體的曲軸箱裏,這是一個相對密封的箱體,只有在運行中會因爲「竄氣」而接觸到空氣;那麼在正常運行狀態下能用一萬公里的的機油,在熄火後與極少量的空氣接觸,難道使用壽命的時間會縮短嗎?


    總結:發動機機油的更換週期只需要參考里程,時間標準實在沒有參考意義。至於用車環境對於機油使用壽命也沒有明顯影響,因爲空氣中即使有些雜質灰塵也會被空濾過濾,汽油與機油又不會接觸,所以機油的「貯存與運行環境」是相當理想的,就是這樣了,供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