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2018年之后、进入低增长新常态的市场环境,吉祺炜表示将继续坚持“今年比较好的做法”、坚持SUV、轿车的均衡布局,也会着力于提升雪佛兰品牌中的时尚、科技的元素。在上汽通用汽车雪佛兰市场营销部部长吉祺炜看来:雪佛兰品牌的提升、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渠道的盈利状况,都是“过冬”的储备。

上汽通用汽车雪佛兰市场营销部部长吉祺炜

【广州车展高端访谈】冬天来了,是2018中国乘用车市场从主机厂到流通领域的普遍感受。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就在这样充满“冬意”的氛围中如期到来,放眼望去,热闹的展台基本相似;细究之后,车企的困境却各有各的不同。

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0月,我国乘用车销售204.68万辆,环比下降0.66%,同比下降12.99%中国乘用车市场环比、同比双双增长的时代结束。

如何“过冬”?成为了各家车企面对媒体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上汽通用汽车雪佛兰市场营销部部长吉祺炜看来:雪佛兰品牌的提升、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渠道的盈利状况,都是“过冬”的储备。

销量逆势上扬 中级车抢眼

实际上,在车市整体进入低迷的同时,雪佛兰是为数不多的逆势向前、跑赢大盘的品牌之一。1-10月,雪佛兰国内累计销量(含出口)55.22万辆,同比增加22.7%。

具体到产品端,新车沃兰多自9月21日上市后至10月底,销量达到6764辆;SUV方面, 1-10月的销量占总体销量的12.2%,其中探界者累计销售6.2万辆。轿车方面,“双科组合”科鲁兹家族和科沃兹1-10月合计销售24万辆;“双迈组合”雪佛兰迈锐宝XL和全新迈锐宝的1-10月总销量为105,711辆,同比大增18.7%。

销量数字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雪佛兰的销量结构发生的质的变化。通过数据可见,“双科”中,全新科鲁兹家族的销量中几乎全部为中高配车型;“双迈”中,中高级旗舰轿车迈锐宝XL的销量中,530T 锐驰版和530T锐逸版为迈锐宝XL全系中最畅销车型,销量占全系车型的88.6%,这两款车的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9.49万元、20.49万元。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雪佛兰的平均售价已经从2015年的10万元提升到了13.2万元。可以说,售价提高一小步、品牌蜕变一大步,毕竟,消费者是在用真金白银“投票”。

质变背后

我们更加好奇产生这种“质变”的原因,通过采访,我们收获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调结构,另一个是不盲目。

在吉祺炜看来,调整终端的产品销售结构、售后衍生服务结构,最终将令渠道收获盈利,从而保证渠道的稳定。而渠道的稳定,又将能够保证旗下530多家经销商健康“过冬”。

喜欢讲“水到渠成、顺势而为”的吉祺炜并不盲目求快、求量。这一波产品结构调整都可追溯到2016年,那时候车市还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入门级、低配版车型的销量30%多的占比不是长久之计,品牌力的提升背后必须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在今年终于看到效果。对于销量,吉祺炜也不盲目追求百万辆,相反,他认为百万辆的销量对于单品牌会带来很多矛盾,每一个阶段都踩实了最重要。

面对2018年之后、进入低增长新常态的市场环境,吉祺炜表示将继续坚持“今年比较好的做法”、坚持SUV、轿车的均衡布局,也会着力于提升雪佛兰品牌中的时尚、科技的元素。

车市大好时,雪佛兰没有盲目追求量,车市低迷时,雪佛兰更没有以价换量。“我觉得还是保持一个合适的经营体量,品牌发展需要保持一个声量,我们可以慢慢来调。”吉祺炜说道。

始终保持渠道的健康、提升经销商的盈利能力、追求适度合理的销量目标,是雪佛兰在今年取得亮眼表现的原因之一;而中高级车占比突破、平均售价的提升,则是稳扎稳打耕耘之后结出的果实,在车市步入低迷之后更加彰显其难得。

在采访中,吉祺炜还对雪佛兰渠道调结构的南北方差异、雪佛兰新能源产品的规划、三缸机等热点话题分享了精彩观点。

以下为访谈实录:

谈产品

Q:关于雪佛兰SUV产品阵营,未来是否都是从紧凑型到大型的产品?小型SUV比如创酷会被砍掉吗?

吉祺炜:包括轿车、SUV产品在内,整体尺寸有一个趋势,在不断往上长,所以对于紧凑型的定义可能也会有变化。德国可能会说A级车、B级车,我们原来说CAR B、CAR C,其实现在CAR C可能是2600-2700(mm)的轴距水平。SUV这边可能将来也是从2600mm开始。如果从整个PV的结构来看,我们发现SUV-C(紧凑型)这一块增长比较大,它本身的市场容量会足够大,从我们的定义上来看一年有600万辆左右的市场。明年,雪佛兰将全力布局全型谱SUV市场。

Q:您如何看待今年SUV市场的下降?未来,雪佛兰对SUV产品的布局会不会相对谨慎些? 

吉祺炜:作为主机厂来看,SUV跟传统轿车是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的形成跟经济发展、消费能力、消费习惯都有关系。其实,前面一波SUV的热潮更多的是SUV的尺寸、体量感、空间感包括驾乘的位置所带来的,是一波正常的发展。但是,从轿车和SUV本身的操控性、油耗经济性来比,轿车还是会有它的优势,我认为不会完全一边倒。它到一定的时间会有一个平衡,对半开还是四六开,我觉得都有可能。从整个的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还是很正常的。

对于我们来讲,实际上消费者现在喜欢的SUV是SUV形状的类SUV的产品,可能更多的是去关注它的通过性、驾驶的坐姿等等,于是像沃兰多这样的产品也就应运而生了。它既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家轿,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SUV,我们把它作为新一代的家轿,我们并不单单是局限于轿车。

Q:雪佛兰未来会不会更加重视轿车这一块? 

吉祺炜:早期的时候,SUV在国内很火爆,因为在同样的价格段位里面,可能买一个比较精品的小车,但是也有可能有机会去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大尺寸的SUV。随着消费越来越理性,消费者对车的理解越来越深,他会发现SUV是一个选择,但并不是他唯一的选择;他可能会觉得轿车在操控、动力等方面会比SUV的感觉更好。所以我们还是顺应市场的变化,在雪佛兰品牌之夜,发布了两款轿车,对SUV来讲,我们也会重视。对于一个车企来讲,肯定不会去纯粹偏向某一个方向。

谈品牌、营销

Q:今年雪佛兰整体在增长,明年5款新车,对明年的销量预期是否有具体的数字?另外,雪佛兰这两年一直在谈品牌向上,刚才也提到中级车及以上占比已经到了比较高的数字,您怎么样评价雪佛兰产品结构调整的效果,还可以在哪些方面继续提升品牌?

吉祺炜:关于目标,我个人觉得一直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从战略上面来讲,雪佛兰品牌需要一直有一定的声量,这个声量其实就是销量。我们不会盲目制订“100万辆”这类的目标,而是将目标定在维持在一个比较合适的销量,保持一个合适的经营体量,提升渠道的经营能力,从而让雪佛兰品牌的发展一直保持声量。100多万辆确实是个槛,但是如果单一品牌做到100万辆的话,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我们需要慢慢来调。

品牌向上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效果来看,一个是中高级车占比,目前我们的中级车及以上占比达到70%到80%;另外一个是平均售价的提升,目前雪佛兰产品的平均售价是13.2万元。如果我们维持这样的体量,我们的销售价格能够进一步提升的话,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

Q:现在汽车产品同质化问题很严重,雪佛兰品牌如何通过营销的方式让消费者更关注? 

吉祺炜:“同质化”下谈营销举措,我觉得分两个部分:一是在客户标签上如何与其他品牌有所区别,让客户的认同能够提升,比如我们今年推出的Redline尚·红系列。同时,我们打造的“最美中国行”实际上是一个深度体验平台,还将“直通NASCAR”放到城市的CBD区域,将赛车文化真正带到消费者身边,消费者反馈说“这是我身边的赛车运动,我不用上赛道就能体验到赛车文化”,这对雪佛兰品牌起到比较好的支撑。

第二个是解决客户口碑、客户体验问题,我们今年花了很大力气改造我们的展厅,到年底,2/3的展厅将会完成FED改造,包括展厅布局、一线员工的服装都会不同。软件方面,我们会强化“金领结服务”,做到跟客户及时沟通、能够非常便利。“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果让消费者认同的话,还是从这些比较基础的点点滴滴的事情去累积。

谈市场

Q: 您对于雪佛兰品牌2018年的表现如何评价?

吉祺炜:一方面,今年雪佛兰一季度为全年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整个销售结构也做到比较好的提升,“双迈”和探界者的销量占比大概已经到了30%到40%之间,算上“双科”的话,整个中级车以上已经占到75%到80%之间。销量结构的提升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会改变渠道的盈利性。不管是什么品牌,盈利可能都不能完全指望新车毛利,需要靠衍生产品、售后服务、客户体验,所以结构变化非常关键。我们今年的售后产值已经比去年好,尤其是在所谓的“过冬”阶段,这一块对于整个渠道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品牌提升方面做了很多。去年我们的雪佛兰品牌之夜叫“梦·创 新动线”,今年是“梦·创 新里程”。今年我们陆续上市了4款Redline尚·红系列的产品。我们认为,尤其在增长放缓的状态下竞争会很激烈,消费者需要的有一些标识化的产品,因此,雪佛兰的品牌定位在年轻、运动中,慢慢加入时尚、科技的内容,这样能够让消费者有充分的品牌的认同感。

Q:所有人都说车市到了“冬天”了,雪佛兰如何来准备“过冬”?

吉祺炜:今年大家都在说“过冬”,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新常态。(实际上)部分刚需还在,整个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保有量目前应该是3亿辆,它自然会到一个成熟期,它会有相应的置换,也会有新购的需求,尽管去年销量2480万辆、今年可能不到2400万辆,但是我们觉得这个体量已经不小了。经济再好,也会到发展相对平衡的阶段,从企业来讲,包括品牌,竞争会更加激烈。

Q:在车市比较艰难的这段时间,您认为雪佛兰品牌的发展目前是走量保持市占率更重要,还是利润更重要?

吉祺炜:肯定是都重要。作为一个品牌来讲,基础销量是一定要达到的。比如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大概有530家经销商,今年的店均销量大概1000多台,前两年可能是900台、800台,这1000多台其实是每个渠道比较好的经营基盘,如果这个结构再有所改善的话,作为经销商店的运营商来讲它是有盈利的机会。从渠道上面看,销量和盈利是我们这些年关注的重点。从目前的状态来讲,我们经销商的盈利情况还行,能够“过冬”。

Q:如果明年这种衰退的局面持续,会发生价格战吗? 

吉祺炜:价格战基本到头了,2015、2016年的时候价格的指数是下降得比较多,,但是2017年价格的下探程度已经很有限了。这毕竟是辆车,所以我不认为可以持续以价格去做大市场。

另外一方面,走量到一定程度,它的价格弹性能产生的效益也很有限,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现在更多的会关注品价比,而不是性价比,价格上他认为不吃亏就行了,但是会更关注你的品质。所以我们这几年看到有“甩货”的,其实效果并不好。

谈渠道

Q:今年车市不好,雪佛兰的销量是比较亮眼的,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在经销商层面有什么应对的策略,以及明年在渠道方面的布局。

吉祺炜:今年我们对整个节奏的掌握还是不错的,同比相比,一季度的时候做到了比较好的销量成绩。

整体上来讲,对经销商的工作,一是我们对一些政策进一步简化,大家知道我们批发、零售本身就是两手东西,对经销商来讲一个是要给到比较好的产品,另外一个是帮助他们做到品牌的推广、平台的投入,商超等、直通纳斯卡、展厅的活动,提升他们在当地的口碑。另外包括我们的经销商店的FED改造、金领结服务的宣导,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年持续提升的。

对经销商来讲,因为全年到季度甚至到月度节奏的把控,我们一直有指导的。同时,今年我们花了比较大的力气去调结构,这个是有点硬性的政策,过了三个月、六个月的滞后以后经销商会发现售后产值上来了,或者衍生的业务多了,他们就会认同这些可以提升盈利能力的措施。

明年的话,我们会延续今年尝试的一些比较好的做法。

Q:之前有人说要扭转之前下沉渠道的策略,您对这个是怎么看的?此外,雪佛兰会不会考虑新零售这样的模式?

吉祺炜:2012年之前全行业新车毛利率是比较好的,当时卖车盈利比较好。当时情况下,我们会划分一二三四五线,有的甚至会划六线、七线,2012年左右开了好多店,大家都说渠道下沉四五线城市。但是2013年开始,当新车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经销商毛利下降。我们发现,其实传统意义上的一些大卖场(通俗一点叫汽配城)其实还是很有生存空间的。我们这两年也在不停尝试,我们不强求一定要开多大的4S店,像2S店,或者我们公司自己做的车工坊、A类店,包括把我们一些展厅的物料延伸到二网等等形式,都能够稳固我们的渠道结构,提升我们的销量。

关于第三方新零售有几种做法,比如O2O,直接线上下定、线下交车,有很多企业做了尝试。但是,目前传统渠道还是我们的主力渠道,因为汽车交易包括汽车的商品属性有它自己的独特性,不是说交完了就可以了,对安全、日常使用中有它独特的要求。

Q:今年渠道调结构这一块,雪佛兰北方和南方差别很大,在南方高端产品销量好一点,那么北方市场今年哪些产品相对比较好调一些?

吉祺炜:我们原来说北方是所谓的“小车市场”,但实际上,北方地区的汽车消费结构跟南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所说的调整,是要改变客户对经销商的这家店、对雪佛兰这个品牌的看法。

我们跟经销商、投资人有比较充分的沟通,(调结构)这个是难,但是如果不做改变,可能整个市场就没了,之前可能全国小车有300万辆、500万辆的规模,现在全国只有100万辆的规模,我就是把这100万辆全给北方了也撑不起来这么多经销商店。所以,首先心态上面要调整过来。然后我们从业务接待等方面进行调整。这是一个过程,北方市场调结构确实难一点。

谈节能减排

Q:雪佛兰在新能源方面规划的怎么样?还有面对双积分政策应对的措施。

吉祺炜:我们目前规划明年会有5款新车上市,其中包括一款纯电动车型。国家的“双积分”政策,我们积极响应,会在比较合适的时间点推出我们合适的技术,满足既能够满足国家的要求,又能够满足消费者日常用车的需求。

Q:现在节能减排是一个大趋势,雪佛兰怎样看待“三缸机”?

吉祺炜:三缸机本质上是内燃机的另外一个不同分支,它跟四缸机是有本质区别。大家都说四缸机好,实际上从运转平顺性上来说是六缸机好,而且是直列六缸更好。四缸机也有四缸机的问题,其中一个是排气干扰,排气干扰对涡轮的运作会产生影响,是三缸机就没有这个毛病,因为它是240度,点火提前、排气滞后都可以做到,这是它先天的优点。从三缸机单缸效能最大化的角度讲,大概到2019、2020年,主机厂对三缸机的应用都会上来,因为大家都会有油耗的要求。

Q:全新迈锐宝XL也会搭载三缸机吗,以后的车型是否也会换装三缸的,预计以后三缸车型占全系列车型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吉祺炜:三缸、四缸、六缸并非选择的出发点,一般都是从车的性能要求、操控需求去提我这个车应该做到多大的功率、扭矩。从现在的趋势来讲,随着单缸效率的提升,三缸机到可能会发展成一个主流的配置。我们预测到2020年的时候,中级车市场里三缸机的占比大概会到60%,这个是一个趋势,就像当年从六缸转成四缸一样、从自然吸气转成涡轮增压一样,这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Q:您觉得什么时候是消费者比较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节点?

吉祺炜:今年到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70多万辆,如果在中国2400万辆规模的汽车市场里面,你要做500万辆新能源车的话,需要每个小区要有变压能力,要有电容量。所以这个合适的时间点和电池技术的突破有关系,也和跟政府的基础设施有关系,但是作为企业来讲,我们肯定是及早准备,所以我们现在的规划是明年会有一款纯电动车推出。

Q:您担心未来响应政策推出了新能源车,市场容量达不到这个要求?

吉祺炜:好多事情是需要尝试的,包括共享汽车、网约车等等。我们的上汽集团一直在做尝试,才能知道瓶颈到底在什么地方,如何想办法去解决。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