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西遊記》取經五人組中,唐三藏是唯一的凡人,最後能夠完成任務,關鍵力量,並不在於孫悟空的神通廣大,而是憑藉著唐三藏的決心和毅力。《易經‧繫辭傳》中提及「憂患九德」,分別選了九個卦,做爲人身處亂世時,需要加強修持的功夫,也就是著名的「憂患九卦」,教導人身處亂世之中,砥礪修爲的九種德性。

《易經‧繫辭傳》:「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脩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西遊記》第五十九回,話說唐三藏師徒行經火燄山,被大火擋住去路,於是孫悟空使計借來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卻不知是一把假貨,結果用力一搧,火不但沒熄,反而愈燒愈旺,還燒掉了自己的兩撮猴毛。

一行人倉皇逃離現場,然後開會討論應變方案。沙悟淨說:「無路通西,怎生是好?」豬八戒獻計:「只揀無火處走便罷。」唐三藏:「哪方無火?」:豬八戒:「東方、南方、北方,俱無火。」

唐三藏又問:「哪方有經?」八戒道:「西方有經。」唐三藏回答:「我只欲往有經處去。」沙僧道:「有經處有火,無火處無經,誠是進退兩難。」這句話說得經典。

在《西遊記》取經五人組中,唐三藏是唯一的凡人,最後能夠完成任務,關鍵力量,並不在於孫悟空的神通廣大,而是憑藉著唐三藏的決心和毅力。

自法門寺至雷音寺,一行人共花費十四年,走了十萬八千里路。途中,唐三藏被仙妖魔捉去十九次,被繩索捆綁六次,吊在半空中七次,關在狹小空間裏四次。

這趟西方取經之行,不止是一條「求道」之路,更是一條「修心」之路。途中,充滿了無盡的憂患和試煉,不斷考驗著求道者的心志。

試想:一個凡人,平均每隔二、三個月,就要遭遇一次劫難,面臨生死交關的處境,他的決心和毅力從何而來?

《易經‧繫辭傳》中提及「憂患九德」,分別選了九個卦,做爲人身處亂世時,需要加強修持的功夫,也就是著名的「憂患九卦」,教導人身處亂世之中,砥礪修爲的九種德性。

依序爲上經的「履、謙、復」三卦,以及下經的「恆、損、益、困、井、巽」六卦。是孔子學易心得中重要的篇章,也是ㄧ個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身處憂患,確實能激發出人的無限潛能。唯有認定目標,纔是禁得起考驗的決心。事業途中的橫生枝節,往往源於自己的分心。心一分,一動搖,很快就會起骨牌效應,兵敗如山倒。

經營一間企業,「忠誠度」與「滿意度」,哪一項比較重要?一個決定我們的營業額,一個形成品牌口碑。在不同的檢視標準下,有著不同的重要性。

在形勢大好的時候,我們準備了什麼?我們的優勢,在於一步一腳印的「管理創新」?還是在於靈活敏捷的「行銷創新」?哪個部門比較好?

我們不能只做大家都知道的事,因爲一件大家都知道、都叫好的事,做起來將會無利可圖。必須在趨勢中,洞見別人還沒看到的利基,這是一種「智」。

談到網絡內容,就會有一種感觸——現代人焦慮的不是內容太少,而是內容太多。好的內容很重要,但有能力讓內容被看到、被用到,則更爲關鍵。

現在實體市場小,而網絡的本質是連結全球,所以商務一定要建立在以網絡爲基礎的新經濟上。提供工作夥伴一個好的發展環境,這是一種「仁」。

風險,需要管理,不是用來規避。因爲所有的機會,都帶有若干風險。規避風險,等於是規避機會。鼓勵員工把握良機,不怕犯錯,這是一種「勇」。

在趨勢中洞見利基、提供良好發展環境、把握良機不怕犯錯,我認爲這「智、仁、勇」的順序不能錯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