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禪投降的消息傳到永安時,永安城中一片大亂,不少人準備棄城而逃,羅憲當即斬殺叛亂者,才穩定住了局面,並帶領部下集體爲蜀漢哀悼三天。後來成都有難,閻宇帶領大軍前去救援,羅憲就接下了守衛永安城的重任。

公元263年,後主劉禪投降的消息傳到了永安城。新任的永安都督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並沒有顯得多驚訝,估計在他心中蜀國滅亡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現在該考慮何去何從了。

愛看《三國演義》的朋友們一定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從東漢末年到三國初期英雄輩出,而到了三國的中後期,有鮮明描寫的人物只有那麼幾個,不免讓人感嘆人才的凋零。但在史料的記載中,有一人在蜀漢滅亡前後短短的時間裏,留下了同演義一樣精彩的故事,他就是蜀漢最後一員良將“羅憲”。

蜀漢的終點

公元263年,姜維和鍾會正在劍閣僵持不下,魏國方面的鄧艾爲了打破當前的僵局,親自率領一支軍隊繞路偷渡。待鄧艾大軍到綿竹時,碰到了一羣蜀漢二代的阻擊,其中以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爲首。經過幾番殊死搏鬥,諸葛瞻、張遵(張飛的孫子)等人接連戰死。

再看成都,劉禪聽聞綿竹已經失守後大喫一驚,各地增援雖在趕來的路上,但已經爲時已晚。在大臣譙周的建議下,劉禪向魏國投降。後來姜維有志要光復蜀漢,在知道鍾會有謀反之心後,便說服了鍾會一同起兵造反,並設法除掉鄧艾。怎奈事情提前敗露,導致成都兵禍四起,姜維、鍾會和鄧艾全部亡於亂軍之中。

在成都經歷一連串變故的同時,遠在東線防線的永安也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浩劫。

羅憲和永安

羅憲祖籍在荊州,父親早年隨劉備奪取益州有功。公元238年,羅憲入職蜀漢,任太子舍人及宣信校尉。後來宦官黃皓得勢,開始專政弄權、霍亂朝綱,羅憲明顯是與黃皓不對付那夥人裏的。於是在黃皓的運作下,羅憲被調出了成都,到巴東當起了太守,正值大將軍閻宇在巴東擔任大都督,便讓羅憲當了閻宇的副將。後來成都有難,閻宇帶領大軍前去救援,羅憲就接下了守衛永安城的重任。

前文已經多次提到了“永安”,那永安在三國曆史上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若提起永安的另一個名字,大家一定會覺得很熟悉,永安也就是劉備託孤的“白帝城”。

永安的地理位置在現今重慶市奉節縣,在三國時期是荊州通往西川的必經之路。公元222年,劉備伐吳失敗,面對這次失敗,劉備雖然憤恨難平,但也無力迴天,只能退守永安,防止東吳趁虛而入。可能是之前的失敗過於不堪,劉備沒有回到成都,而是親自帶兵守在了永安,頗有一種天子守國門的風範。到了第二年,劉備病重後召來了諸葛亮,讓其同李嚴一起成爲了輔政大臣。隨後諸葛亮回到了成都,李嚴則留守在永安和東吳對持。至此,永安便成了蜀國的東大門。

堅守永安城

劉禪投降的消息傳到永安時,永安城中一片大亂,不少人準備棄城而逃,羅憲當即斬殺叛亂者,才穩定住了局面,並帶領部下集體爲蜀漢哀悼三天。內部的小問題是結局了,但外部卻來了真正的大問題。

早在成都危機時,蜀國曾向吳國求援,但援軍卻遲遲未到。後來得知蜀國已經失敗,便準備混水摸魚,吳國方面讓盛曼領兵,假借增援的名義拿下永安。此時負責鎮守永安的正是羅憲,他見吳國竟然這般無恥,便下定決心準備投降曹魏,於是整頓軍士,阻擋了盛曼的進軍,讓吳國的目的未能得逞。

到了公元264年,成都發生兵禍,姜維等人接連被殺。吳國覺得這又是一個好機會,便讓步協進攻永安,打通入蜀的道路。結果步協被羅憲殺個打敗。吳主孫休大怒,又派出了大將陸抗增援步協。

閻宇西救成都時,帶走了主力軍隊,留給羅憲的人馬並不多,而且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羅憲不可能得到增援。但就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羅憲硬是和陸抗的大軍僵持了半年之久。後來城中瘟疫肆虐,本來就不多的人現在徹徹底底的沒剩幾個了。有人勸羅憲撤退到上庸,以求自保,而羅憲卻準備與永安城共存亡。在《晉書》中羅憲說:“夫爲人主,百姓所仰,即不能存,急而棄之,君子不爲也。畢命於此矣。”

後來,荊州刺史胡烈派兵進攻西陵,陸抗見自己即將兩面受敵,便只好放棄了對永安城的圍攻,羅憲才撿回了一條命。司馬昭瞭解到羅憲的功勞後,封其爲陵江將軍繼續鎮守陵江。公元265年,司馬炎加封羅憲爲西鄂縣候,在羅憲入宮時賜配劍一柄,羅憲死後又被追拜爲安南將軍。

羅憲爲誰守城

羅憲抗擊東吳的這場戰爭,在現在經常會被歸納成蜀國的最後一戰。但按照記載來看,羅憲這一仗完全是爲了魏國所打的。小編覺得兩者其實都有,也可以說是羅憲爲自己打了這場仗防守戰。

在成都任職時,羅憲受到黃皓的排擠纔去了永安,這也多賴劉禪重用宦官。後來投降曹魏,並不能說明羅憲跟蜀漢不和,羅憲的師傅是譙周,所以在“投降以保民”的態度上是一致的。如果放任吳國兵馬進入西川,那之前的投降就完全沒有了意義。

正好已經投降了魏國,羅憲合情合理的應該表現一下,從後來在魏晉兩朝所受的待遇來看,羅憲做出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即確保了蜀中百姓的安全(雖然成都後來還是起了兵禍),又爲自己的新主子保住了地盤。

再來看看吳國那邊,也許他們是想救蜀漢,但沒想到劉禪投降的有這麼快,加上自己這邊也是內亂不斷。見蜀國以敗,便想取西川和魏國抗衡,誰又料到冒出了羅憲這個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