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月PMI爲50.6%,已連續三月處於榮枯線上!新訂單指數上升爲50.9% 

記者 李可愚

5月份首個宏觀經濟指標出爐。

5月31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佈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情況。此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本月製造業PMI爲50.6%,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底,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通常情況下,當PMI連續3個月以上同向變化時,才能反映經濟運行趨勢性變化。

而此次5月份製造業PMI數據錄得50%榮枯線上數據,是今年3月起連續第三個月該數值處於榮枯線上。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我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恢復勢頭穩中向好。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保持在臨界點以上。

調查企業恢復生產表現已達“兩個八成以上”

從5月份PMI數據看,雖復甦腳步有所放緩,但沒有改變整體PMI繼續處於擴張區間的大趨勢。

據趙慶河介紹,本月數據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製造業生產持續恢復。生產指數爲53.2%,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繼續改善。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石油加工、專用設備、汽車等14個製造業生產指數高於臨界點;紡織服裝服飾、木材加工等7個製造業低於臨界點。

二是新訂單有所增長。新訂單指數爲50.9%,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與生產指數差值有所縮小。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2個行業新訂單指數高於上月,其中造紙印刷、化學纖維及橡膠塑料、鋼鐵等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升至臨界點以上,顯示國內相關市場需求有所改善。

三是價格指數出現回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爲51.6%和48.7%,比上月回升9.1和6.5個百分點,均爲近4個月以來高點,其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升至臨界點以上,企業原材料採購價格有所上漲。從行業情況看,鋼鐵、有色等上游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回升明顯,高於55.0%。

四是企業信心改善。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比上月上升3.9個百分點,達到57.9%。從行業情況看,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石油加工、專用設備、汽車等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高於60.0%,相關企業對未來三個月行業發展趨勢總體看好。

趙慶河還指出,數據顯示,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調查企業中,81.2%的企業已達正常生產水平的八成以上。

不同規模企業PMI復甦出現分化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從此次的PMI分項數據看,不同規模企業出現明顯分化,一些類型企業PMI下滑至榮枯線下,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此次公佈的數據顯示,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爲51.6%,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爲48.8%和50.8%,比上月回落1.4和0.2個百分點。其中,中型企業PMI自今年3月以來首次滑落至50%的榮枯線下。

中泰證券政策組負責人楊暢就上述數據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這說明企業分化仍在延續。從企業規模看,大企業較上月提升0.5個百分點,中小企業分別回落1.4個、0.2個百分點,大企業修復或已達高位,內需政策對小企業拉動的有效性值得關注。

此外,需求仍需修復也是數據背後的一個“隱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羣介紹,從PMI分項指標看,需求類指數的絕對水平明顯低於生產類,表明需求不足及其對生產的制約凸顯。

張立羣表示,從本月企業反映情況看,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佔比超過50%,在各類問題中佔比最高。5月份生產類指數小幅下降而需求類指數小幅提高,表明生產和供給恢復受市場需求不足制約開始遲緩,但需求提升速率較爲緩慢,供大於求矛盾仍然突出。

因此,推動企業生產繼續較快恢復,關鍵要落實好擴大內需戰略各項任務,在提振投資、擴大消費方面儘快見到成效,暢通國內市場和生產之間的大循環,加快推動經濟進入持續回升向好通道。

而在外需端方面,趙慶河則介紹稱,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國外市場需求持續萎縮。本月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爲35.3%和45.3%,雖比上月回升1.8和1.4個百分點,但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