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飞哥采风另一种意境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1918年11月7日,快要过60岁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教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三天之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留万言遗书说:“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梁济 字巨川,一字孟匡,别号桂岭劳人,以字行,广西桂林人。光绪间举人。历官内阁中书、教养局总办委员、民政部主事、京师高等实业学堂斋务提调。清史稿里说他少时,“ 寓京师,喜读戚继光论兵书暨名臣奏议”。可见从小就有从政经世的志向。但梁济的仕途并不顺利,而且可以说比较坎坷。“光绪十一年,举顺天乡试,时父执吴潘祖廕、济宁孙毓汶皆贵,济不求通。迨毓汶罢政,始一谒之。大挑二等,得教谕,改内阁中书,十余年不迁。举经济特科,亦未赴。” 到了民国,“逊位诏下,辞职家居。明年,内务部总长一再邀之,卒不出。” 死前“遗书万余言,惓惓者五事:曰民、曰官、曰兵、曰财、曰皇室,区画甚备。予谥贞端。”从谥号上看,清廷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对于梁济的死,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关注的焦点是梁先生的死因究竟是什么?按理说,清廷已亡,说梁完全为了殉清只能说有部分的因素在里面,但直接动因是啥成了历史谜团。
首先,时代文化巨人梁启超在听到梁济的死讯后深感惋惜。他写道:“自先生殉节后,启超在报中读遗言,感涕至不可抑,深自懊悔并世有此人,在我乃不获一见……《伏卵录》中相教之语虽不多,正如晦翁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其所以嘉惠启超者实在大。”同时他还叮嘱梁漱溟在“春秋絜祀时,得间为我昭告;为言:启超没齿不敢忘先生之教,力求以先生之精神拯救天下溺……”“此种俊伟坚卓的人格感化,吾敢信其片纸只字皆关世道,其效力即不见于今,亦必见于后……继述而光大之,则先生故不死也”。
革命先烈李大钊先生亦在《北京的“华严”》一文中表达了对事态的高度关注,并指出:“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命,比那些醉生梦死的青年,历仕五朝的元老还亲切的多呢。”
应该说,梁济对自己的投湖是有预先的准备和打算的,也估计到他这一行动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争议。所以,他在自己的遗书中说, “此身之死,系为清朝而死。绝非反对共和,而且极赞成共和,因辜负清廷逊让之心,不实行共和爱民之政,故愤慨而死。”又说:“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我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
对梁济的死因,现代学者胡文辉分析道:“一般文人,或有理想,而止于理想;一般政客,则只认现实,不问理想。如梁济、梁漱溟父子,则是道德家兼实践家,非要拿理想来改造现实,以文人的精神做政客的事业,即古所谓“兼济天下”者。如此,道既不行,俗亦难移,其人必忧世愤世,以至偏激。这也是梁济自杀的一个远因吧。”
梁济的自杀其实也是时代风潮的一个反映。无独有偶,1918年5月2日,梁济的儿女亲家、《京话日报》创始人彭翼仲在烟台附近海面投海未遂,为旁人所救;其后,11月29日,《京话日报》现任主笔吴梓箴效法梁济,于同一地点投湖。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