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86年,狄仁傑又被任命爲寧州刺史,負責處理民族關係,在此期間,狄仁傑愛民如子的民聲在當地廣爲傳播,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寧州百姓還爲狄仁傑修築石碑,680年,狄仁傑又任江南鎮撫使,692年,來俊臣污衊狄仁傑準備謀反,並將狄仁傑抓捕入獄,在監獄中,狄仁傑向獄卒借來筆墨,從衣服上撕下一角,將冤情寫於布上,並委託獄卒去交給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狄光遠將此信件交給了武則天。在史籍中有過這樣的記載,武則天當時準備要立武三思爲太子,詢問狄仁傑的意見,狄仁傑答道:“天下人都恩寵於唐朝,如若立太子,非廬陵王不可”,武則天聽完後大怒,但後來武則天做了一個夢,便讓狄仁傑解夢,在史籍中記載,武則天夢見自己在下棋,但始終贏不了,狄仁傑道:“雙陸不勝,是因爲沒有字了,太子乃天下之根本,如若動之,天下危乙”。

大家好,我們的用心瞭解歷史中沉澱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狄仁傑的傳奇人生!、
狄仁傑生於630年,幷州人士(今山西太原),是唐代期間著名的政治家,狄仁傑在年少時非常聰明,長大後,曾參加過科舉,儀鳳年間,狄仁傑被任命爲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的時間裏,洗白了大量冤情案件,涉及到一萬七千多人,在679年,狄仁傑被任命爲大夫。
686年,狄仁傑又被任命爲寧州刺史,負責處理民族關係,在此期間,狄仁傑愛民如子的民聲在當地廣爲傳播,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寧州百姓還爲狄仁傑修築石碑,680年,狄仁傑又任江南鎮撫使,692年,來俊臣污衊狄仁傑準備謀反,並將狄仁傑抓捕入獄,在監獄中,狄仁傑向獄卒借來筆墨,從衣服上撕下一角,將冤情寫於布上,並委託獄卒去交給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狄光遠將此信件交給了武則天。
武則天看過此信件後,將來俊臣召來質問,但來俊臣辯稱:“臣並未對狄仁傑用刑,只要找到一定的證據,定會釋放狄仁傑”。隨後,武則天親自詢問狄仁傑,問他爲何謀反,狄仁傑答道:“我如果不承認,恐怕早已死於酷刑”,最後,狄仁傑被1貶到彭澤,擔任了縣令一職。
696年,孫萬榮起兵作亂,攻打冀州,天下震動,武則天爲了穩住大局,任命狄仁傑爲魏州刺史,狄仁傑到任後,孫萬榮因懼怕狄仁傑,故此不戰而退,不久後,狄仁傑又被調任幽州,武則天又賜給了狄仁傑紫袍,龜帶,並在紫袍上面寫了十二字,以此來誇獎狄仁傑的忠誠。
698年,突厥開始南下襲擾河北,武則天又任命狄仁傑爲河北行軍道主帥,前去平定突厥,隨後,狄仁傑又被任命爲河北安撫使大臣,負責河北百姓的生活,700年,狄仁傑又被任命爲內史,隨武則天去巡視三陽宮,並賜給了狄仁傑一座府邸,文武百官中,武則天也是獨寵狄仁傑一個,700年9月,狄仁傑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狄仁傑死後,武則天三天不上朝,追贈狄仁傑爲文昌右相。
在史籍中有過這樣的記載,武則天當時準備要立武三思爲太子,詢問狄仁傑的意見,狄仁傑答道:“天下人都恩寵於唐朝,如若立太子,非廬陵王不可”,武則天聽完後大怒,但後來武則天做了一個夢,便讓狄仁傑解夢,在史籍中記載,武則天夢見自己在下棋,但始終贏不了,狄仁傑道:“雙陸不勝,是因爲沒有字了,太子乃天下之根本,如若動之,天下危乙”。
武則天也頓時醒悟,隨後派人將李顯悄悄的接回洛陽,武則天對狄仁傑也非常尊重,將狄仁傑尊稱爲國老,在狄仁傑死後,武則天說道:“朝堂空矣”,此後,朝中沒有大事決斷,武則天都會想起狄仁傑。
故事就說道這裏了,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請評論在下方,喜歡的話可以給小編點個關注,小編將每天定時更新歷史故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