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益項目負責人、深圳三院肝臟外科主任姜楠教授提到,項目的終止時間由肝移植手術例數的上限決定,“後期如果有更多的公益資金流入,我們也希望這個項目一直進行下去,幫助更多需要救治的家庭渡過難關。”姜楠提到,上述公益項目的終止時間由肝移植手術的例數上限決定,“但後期如果有更多的公益資金流入,我們也希望這個項目一直進行下去,幫助更多需要救治的家庭渡過難關。

原標題:深圳一醫院爲患兒免費肝移植,項目負責人:幫助更多家庭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今日(5月31日),新京報記者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深圳三院)獲悉,自6月1日起,深圳三院將爲需要肝移植的患兒開展公益性免費肝移植手術。公益項目負責人、深圳三院肝臟外科主任姜楠教授提到,項目的終止時間由肝移植手術例數的上限決定,“後期如果有更多的公益資金流入,我們也希望這個項目一直進行下去,幫助更多需要救治的家庭渡過難關。”

終止時間由手術例數上限決定

今日15時許,姜楠教授告訴新京報記者,中國每年出生的1800萬新生兒中,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達1300例至2000例。此類患兒的膽汁無法從膽管順利排出,造成渾身蠟黃,並逐漸發展爲不可逆轉的淤膽性肝硬化,最終導致肝功能衰竭、肝昏迷,“許多患兒壽命不超過1歲,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是肝移植。”

“前期計劃免費爲20例患兒進行免費肝移植,名額先到先得。到時候根據實際情況會有調整。”姜楠提到,上述公益項目的終止時間由肝移植手術的例數上限決定,“但後期如果有更多的公益資金流入,我們也希望這個項目一直進行下去,幫助更多需要救治的家庭渡過難關。”他表示,大多需要肝移植的都是新生兒和嬰幼兒,但18歲以內的青少年有肝移植必要的也符合該公益項目條件。肝源主要來自患兒的近親屬,“一般是親屬的左半肝或是肝臟的右外葉。也有個別社會上的合適捐獻,但這種情況很少。”

姜楠介紹,中國的終末期兒童肝病基數大,每年約有5000例患兒需要進行兒童肝移植,但僅有20%患兒可順利換肝。歐美國家這一比例則高達50%,“患兒家庭經濟條件困難及國內能夠開展兒童肝移植的醫院不足,這都導致了我國的兒童換肝率偏低。”

兒童肝移植費用高昂

姜楠介紹,兒童肝移植手術費用高昂,接近20萬元,“這個公益項目可以爲一些困難家庭帶來一線希望,讓深圳及周邊患兒不必遠赴北京、上海,在本地就能得到救治。”

姜楠介紹,近三年來,深圳三院已完成肝移植手術超150例,手術成功率100%,系華南地區排名前三的肝移植中心。經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批准,深圳三院肝臟外科已與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兒外科、深圳市兒童醫院普外科共同成立了“粵港兒童先天性肝臟疾病一體化化診療聯盟”。

“通過合理利用醫療資源,結合醫院的優勢,爲患兒提供全方位的診療服務,共同爲患兒解除病痛。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兒童的健康成長更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姜楠補充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