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柴門薈存在的意義並不只是單一的“中式餐廳”,它在傳遞着一種與人們刻板傳統認知中“川式菜品”不同的美食哲學,亦是一次將成都獨有的豁達、包容的生活態度推向國際的實踐。作爲柴門薈空間美學氛圍的締造者,HDC蜂鳥設計十分注重品牌理念。

p怎麼把古典的東方意境
帶入現代的都市圖景?
電影《臥虎藏龍》有許多東方式渲染,濃淡相宜,爲畫面增添了不少藝術感染力,無論是青翠的遠山與近水,還是無垠的大漠與戈壁,通過中國山水畫式的古典與雅緻,將情節的跌宕起伏展露無疑。尤其是李慕白和玉嬌龍的那場竹林打鬥,突破了既定思維的“殺戮”,反用竹林的廣袤與幽靜體現“衝突”。
侯孝賢素來對自己的電影有着意境與美學的自覺追求,他拍攝了一系列具有鮮明寫意的影片,《刺客聶隱娘》作爲其首部古裝作品,堪稱爲“詩意電影”的典範。通過長鏡頭與空鏡頭呈現出畫面的意境:霧靄山河,風起鳥落,寒鴉月影……都是中國古典美擁有的特質。
●《刺客聶隱娘》圖片源於網絡
在電影的敘事意境中,影像構建的呈現越來越突出一個共同點,這在兩部影片中可見一斑——風景逐漸從敘事中脫離出來,成爲越來越重要的視覺元素。
電影中的“東方意境”深具美學特色,這些“意境美”源於中國豐厚的詩詞、繪畫及園林景觀傳統,神韻與精粹都在“情景交融”四個字中。
“意境”作爲中國古典美學體系的重要部分,佔據了中國傳統藝術的最高審美理想與標準。時至今日,不可否認中國古典美學的形態提高了我們的美學品格。如何將“東方意境”中的古典美帶進現代的都市生活?
這個坐落在成都南邊的空間,正爲我們描繪出一副全新圖景,將“古典”與“現代”合二爲一,呈現出不同於外界物理存在的“微觀世界”。
在“詩詞”裏喫飯,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一衆銀灰色的高樓大廈間,門口置放着百年松樹造景柴門薈顯得格外出衆。在金融城商圈以“商務精緻用餐”目的地爲定位的中海環宇薈裏,柴門薈的出現的確改變了“星廚美食街”的氣質。
不張揚的空間設計,利用門頭大面積石灰色的幾何塊狀壓低了視覺,與入口處的盆景和石像形成張弛感,由深至淺,一吐一納,自然且得宜。
●柴門薈外立面。攝影:ICYICYWORKS
這家高級卻很低調的中式餐廳“借景造園”,將東方的詩畫境域收進自己的“庭院”中,摒棄浮華的元素,利用恰到好處的“留白”來豐富空間肌理。
●攝影:ICYICYWORKS
在繁華的金融中心,柴門薈用它的內斂,重新定義了現代都市的生活圖景——避開那些乏善可陳,開始制衡空間尺度與生活節奏的關係。“將一切複雜性化繁爲簡”,正是柴門所傳遞出的生活哲學。在張弛之間體會雅緻與幽靜,這樣平心靜氣的“調教”,讓人甘之如飴。
●攝影:ICYICYWORKS
進門後的紅色照壁,在光影交織中更顯空間的幽靜。柴門薈中隨處可見的“內斂”與“含蓄”,是東方人特有的秉性,這些秉性烘托出比文字更直接的張力與韻味,似乎置身其中就能感到風與水與山林的空寂玄遠。
●攝影:ICYICYWORKS
作爲柴門薈空間美學氛圍的締造者,HDC蜂鳥設計十分注重品牌理念。在他們看來,柴門薈作爲整個成都少有的創意川味高級餐廳,在空間中最別緻的設計之處正是東方審美的空間尺度對比和野趣景觀的共融。
●攝影:ICYICYWORKS
在空間的色彩、取景及構圖上,HDC蜂鳥設計通過“梅蘭竹菊”等典型的東方美學元素來命題,以不同的植物與色彩構建出12個單獨的“美學空間”,去詮釋當代人們有所共鳴的意象空間,以此喚醒人們內心對於“東方意境”的審美認知。
●“竹墨”獨立空間中的蜀繡“水墨畫”。攝影:ICYICYWORKS
就如“竹墨”來說,綠色爲主視覺色調的獨立空間,舒展出竹林的幽靜與傲氣。採用蜀繡工藝的竹林壁畫將空間的雅緻氛圍推到極致。與空間相契合的座椅與沙發,流暢的線條與簡潔的設計,讓整個景緻在“古典”與“現代”中移形換影。
●攝影:ICYICYWORKS
“意境之美”並不僅僅是對物象表面的復刻或再現,而是兼具着審美性質的突破與構建。柴門薈中隨處可見的園林景觀,通過內部空間設計中對序列、流線、高低尺度的制衡,讓每處景觀不同形狀的組合、態勢、排列,在“文無定法,圖無定式”的道理中,呈現出意境的虛與實。
●攝影:ICYICYWORKS
柴門薈的東方庭院正在這種美學思維中應運而生,它兼具着內斂與外放,營造出“微觀世界”中的天然之趣。
正如那些經典電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段,這間餐廳將東方意境具像化,行於其中彷彿能聆聽古時“士大夫”在內心上的隱喻和釋放。詩詞中的儒雅與淡泊,在這裏可以“隨手摘得”。
●攝影:ICYICYWORKS
從一份川菜到“川菜帝國”
與柴門薈空間設計相契的“創意川味”,是另一個不容小覷的課題。
川菜作爲中國“八大菜系”之一,被稱爲中華料理集大成者。但在現代的川菜體系中,人們對其認知似乎仍停留在“麻辣”的標籤中。然而川菜風味獨特,擅用複合調味,“辣”這一味佔比並不多。
28年前,柴門餐飲的創始人陳天福入行。彼時的他還是一名廚師,但與川菜朝暮相處的日子裏,一直與食材打交道的他開始尋求突破,成功開創了柴門的第一個品牌“柴門河鮮館”。
經歷了傳統川菜的發展模式,又跨進大數據時代的洪流,餐飲行業近幾年的發展受到不少衝擊。《中國餐飲報告2019》首次提出“智能餐飲”概念,是指“以用戶需求爲中心”揭構新餐飲,正因此鑽研食客所愛的“匠心”精神纔是餐飲行業需要回歸的本質,與此同時也需要具備足夠的“創新”思維。
●攝影:ICYICYWORKS
而從業近30年的柴門創始人,正以“創新”思維在時代的洪流中“穩紮穩打”,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川菜帝國”。柴門這些年打造出的不同細分市場且高出市場品質的餐飲品牌,發展至今已經讓它擁有了良好的口碑,包括柴河鮮館(特色生態河鮮)、柴公館(商務餐飲)、柴頭啖湯(輕商務家宴餐飲)、柴飯兒(時尚小資川菜)以及最近剛剛開始運營的柴門薈。
從做川菜的廚師到經營川菜品牌的領導者,近30年的變化不止是陳天福身份與角色上的轉變,更多也映射出“川菜”的轉變。
●圖片由柴門薈提供
柴門薈菜品的轉變和創意在於,在傳統川菜味型的基礎上進行了提煉,將單個菜品的味道減至1—2種突出味道,如麻鮮香、辣鮮香、甜酸等,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和地質的基礎上,讓簡練而具有爆發力的川味開始分層級逐漸在口腔蔓延。
在選擇食材的方面,柴門創始人從自身多年的研發功底出發,選擇以“四川”爲中心,輻射其他城市乃至全球的頂級食材,講究食物應當“應時節、按節氣”,讓人重拾對健康的重視。柴門薈看重食材新鮮、環保與健康的特點,也變成了它無法復刻的特點之一。這種追求天然與生態的美食態度,讓它不斷從萬物的長勢中汲取養分。
除此之外,柴門薈對細節的用心,往往都是不經意間帶來的驚喜。從面巾紙到餐具,從文火到茶歇,一點一點備齊生活所需,讓人重拾“細嚼慢嚥”的美食體會。
●柴門薈餐食器皿,以“畫軸畫卷”爲藝術形態,每個空間的器皿會根據主題產生變化。
當“川式味型”變爲“美食哲學”
當一個品牌擁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它的氣質與腔調會外延出更豐富的語言。雖然現今不乏讓川菜走出國門的飲食機構與平臺,但能在保持味覺鮮美的同時,保證食材的環保與健康,且通過氛圍的打造將東方典範引向國際的餐飲品牌並不多見。
柴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一種“極致”。
這種極致在於,它將臥虎藏龍的川式味型,變爲代表東方的“美食哲學”。柴門薈不只是單純的創新川菜或把川菜推向國際,更多是對中國飲食文化中“宴席味覺與禮儀”的重塑。
很多人都講求生活要有儀式感,但儀式感並不是舶來品。要說禮儀,東方的“講究與分寸”首當其衝。可是,在現代科技裹挾下的快消時代中,這點源於本土化民族化的“儀式感”漸被忽視,而柴門正在讓這種屬於東方的“餐桌禮儀”重新浮現,爲我們乏善可陳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儀式感。
米其林餐廳之所以能成爲全球餐廳的評判準則,是因爲他們對待食材的認真、對待餐桌文化的重視與尊重。
而柴門薈也正注意到這點,除了保證食材的新鮮與環保,在用餐氛圍的營造與餐飲服務方面也在追求“極致”。這是它極致的另一面,提供人文氣息的周到服務,比如在每個獨立空間中設有“茶道”,經由專業茶藝師的一道道工序,能聽聽每道茶的講解。這種在東方文化中最基礎的“待客之道”,在柴門薈的“以茶會友”中得以盡覽。
在這個被喻爲成都“國際城南”的金融中心,柴門薈所在的中海環宇薈,爲金融中心的上班族提供了很多休憩、放鬆的地方。專注於打造“精緻商務配套”的中海環宇薈,洞察着來往匆忙的人羣所需,以優質品牌的把控與挑選,將餐飲美食類別進行擴容,足夠讓人羣在這裏擁有極致的味覺體驗。
無論是特色菜餚,或是高級美食,在高樓大廈林立間的中海環宇薈也以自己的細膩與用心,打造出充滿“人情味”的星廚美食街,讓這片街區收穫了更多溫情。
而柴門品牌“不張揚”的個性,讓人們重新認識了東方內斂、雅緻的品格,也正是因爲它的這份品格,爲這片街區帶來了更多東方人秉性中逐漸消失的“開闊與從容”。
後記
柴門薈存在的意義並不只是單一的“中式餐廳”,它在傳遞着一種與人們刻板傳統認知中“川式菜品”不同的美食哲學,亦是一次將成都獨有的豁達、包容的生活態度推向國際的實踐。
當一間餐廳開始用創新的精神與有底蘊和傳承的美食文化相連接時,它會因爲這些變化產生難以復刻的品質,更加從容自信。
而由它精研出的這份無法輕易超越的味道,足夠讓那些喜歡它的人,從世界各地漂洋過海、翻山越嶺,親自走進這個東方庭院,細細品鑑味形合一的“川式”美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