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爲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政府軍面對起義部隊節節敗退,只能向宗主國清朝求援。隨後不久,日本也趁機派兵入侵朝鮮,攻入平壤後,扶持起以大院君爲首的傀儡政府。爲了這場戰爭,日本上下蓄謀已久,清朝方面起初只考慮到鎮壓朝鮮農民起義,並未想過與日本交戰,因此面對日本蓄意挑起的戰爭,清朝只能倉皇應戰。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7月25日清晨,日本海軍在朝鮮牙山灣口豐島西南海域襲擊清朝海軍艦船,“中日甲午戰爭”正式打響。

戰爭爆發後,北洋艦隊一邊爲朝鮮戰區運送士兵,一邊設法切斷日本的海軍補給線。然而這支被清政府重金打造的“亞洲第一艦隊”,最後居然在“家門口”被日軍打敗。全國上下對此氣憤不已,紛紛聲討北洋誤國,官兵只會使煙槍,不會用火槍,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2014年的夏天,一支水下考古隊在遼寧省大連市附近的海域,發現一艘鐵質沉船。雖然考古隊員攜帶有最新的科技設備,沉船深度也僅有10米,然而依舊無法在海水中看清楚沉船的詳細面貌,水下考古工作非常艱難。

無奈之下,考古隊只能向國家文物局水下保護中心和遼寧省考古研究所求助。對於大連的水下考古工作,接到求助的部門都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相關專家商討考古方案,並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2018年,多個部門組成聯合考古隊,攜帶大量精密設備來到大連沉船處,再次對海底沉船展開水下考古工作。據參與水下考古工作的領隊口述,當考古隊達到地方後,立即制定了勘探方案,將水下發掘分爲兩步。

在第一階段,考古隊需要下水確認沉船的大概位置,掌握座標、深度等數據,並且要了解清楚水下的大概地理環境,再用儀器探測水下洋流。數據採集完成之後,考古隊員再結合掌握的史料對沉船的情況做模擬。完成第一階段後,考古隊掌握了沉船的具體位置,推測該沉船即爲“經遠艦”,同時找到了經遠艦標誌性的環形防護裝甲帶——“鐵甲堡”。通過船體的形狀和傾斜角度,考古隊確認經遠艦是倒扣沉入海底的。

摸清經遠艦的沉沒情況後,考古工作的第二階段正式開始。考古隊員攜帶設備,潛入水下對船體進行細緻的清理工作,將沉船的真實面貌展現出來。經過不斷的清理,船體上露出“經遠”兩個大字,雖受海水浸泡腐蝕上百年,但是“經遠”兩個大字的輪廓依然明顯,而這兩個字的發現也證實了考古隊之前的推測,這艘船確實是甲午海戰中沉沒的“經遠艦”。隨着水下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工作人員進入經遠艦的內部船艙,發現了大量武器彈藥,是當時比較先進的毛瑟步槍和速射炮,以及配套的子彈和炮彈,這證明當時北洋艦隊的軍備採購大致正常,並不存在被挪用的情況。

進入官兵生活的艙室,工作人員發現了很多生活用品,比如麻將、馬紮、油燈、木盆等,其中還有一個保存完好的水菸袋。水菸袋是北洋艦隊官兵的消遣之物,也是很正常的隨身物品,官兵在茫茫大海上,就靠它保持精神。此後,工作人員在船艙內陸續發現了大量的水菸袋,數量超過100個。然而將經遠艦搜尋完畢,也沒有發現一個大煙槍和一塊鴉片,這說明當時北洋水師的官兵紀律嚴明,即使有人受不了海軍生活,最多也就是吸幾口水菸袋,鴉片則是完全禁止的。

大連海域的考古研究表明,一些史料中記載北洋艦隊官兵普遍抽大煙是錯誤的,經遠艦的一切足以證明官兵的清白,專家也感嘆一百餘年來都錯怪了北洋水師。雖然“中日甲午戰爭”以失敗告終,但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與統治階級的腐朽落後和上層的政治鬥爭有關,並非是北洋官兵懦弱怯戰。在那場戰爭中,北洋艦隊很多艦船都戰鬥到最後一刻,管帶們都以身殉國,無愧於國家和民族,就連日本官兵對此也十分敬佩。因此,我們對於北洋艦隊應該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洗刷其長達百年的冤屈。
參考文獻:
《經遠艦水下考古發掘報告》《清日戰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