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張雲雷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員。17年憑藉着北京小曲兒《探清水河》成爲相聲圈的頂流,把很多年輕人拉進了相聲劇場,憑藉着自己的個人魅力,帶動粉絲學習傳統曲藝。
好多人都說,張雲雷是一跳成名,一夜成名,但是在你不知道他的時候,他也一直在努力,在說着相聲,在做着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所以,對於相聲的熱愛,不能說張雲雷最好,但是也能說得上是數一數二了吧。從他的多個採訪,星空演講和各種綜藝裏所表現出來的,下面小編從三個地方來闡述我們的辮兒哥哥對相聲的熱愛。
1、熱愛不是光靠嘴說,而是身體力行
南京南站意外摔下高鐵平臺,下了三十多張病危通知書,最終活過來的張雲雷身上有108塊鋼板。師父說過這是按梁山好漢這個數目來的,雖說聽上去是調侃,但何嘗不是一種心疼。說相聲的捧哏逗哏在臺上抄便宜,但是他們之間的感情會比平常朋友更深一點。當時,在貴圈的採訪中辮兒哥說過,醫生給他說做幕後工作他想死的心都有,但是,最終支持他堅持下去的是對相聲的熱愛。那次採訪中他說如果不是因爲相聲,可能今天不會恢復成現在這個樣子,可能他會拄着拐,也有可能就會自暴自棄了。所以,爲了能夠站在舞臺上說相聲,剛開始練習跪着走,然後能站的時候就站着走就這樣他一步一步的好了起來,成爲現在這個在舞臺上活蹦亂跳的張雲雷。
在星空演講的時候,他說三慶園有一場他腳上的鋼釘出來了,但是當時我相信可能有人知道他擦汗是因爲疼的流汗而不是因爲熱,因爲他說的過程中眉頭會時不時的皺一下,去網上搜那一場的視頻就會發現有觀衆在底下說,他又疼了。有受過傷的人應該知道,這種疼痛是很難忍受的,更何況他還得控制住表情,得帶着笑容給觀衆說相聲。
人,都是在失去之後才更懂得事物的可貴,纔會更加珍惜。平常人都是如此,更何況是如此熱愛相聲的張雲雷呢。不管是哪一次演出,不管有沒有觀衆,他都是站着把相聲說完了,纔會鞠躬下臺。能夠重新回到舞臺說相聲,是相聲的魅力,也是他自己的能力使然。
2、不光是隻愛相聲還有與之相關的一切
瞭解過德雲社的人都知道,郭德綱老師一共收“雲鶴九霄龍騰四海 ”八科徒弟。而云字科的徒弟大多都是兒徒,像張雲雷,岳雲鵬,欒雲平,燒餅朱雲峯,孔雲龍等。他們都是從小就跟在師父身邊學習相聲。而張雲雷,可能受到的薰陶會更多一些。因爲家裏人有做這個傳統事業的,再加上自己也很喜歡。辮兒哥自己說小時候姐姐就帶着他去劇場唱京韻大鼓,把他放到小椅子上。
相聲演員在舞臺上大多都穿大褂,行話叫“挑兒”,這是他喫飯的東西大褂就是飯碗,所以一定要尊重它。辮兒哥成名之後有能力去在原來的基礎上對大褂再好一些,給自己上臺要用的東西專門訂製一個包。他自己說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他很矯情,但是別人不懂,這是他內心對大褂的尊重。正所謂愛屋及烏,他熱愛相聲也熱愛着與之相關的一切。
3、熱愛之後還要極盡所能去回報傳承
在18年19年的時候,張雲雷的名字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每次採訪都會提到一個問題,你怎麼看待相聲界流量偶像的稱號?你認爲自己是偶像相聲演員嗎?
對於這種問題,他的回答只有一個,想走好每一步,。在星空演講的時候,他說相聲哺育了他,他想回報相聲。現在時代日新月異,好多事情都在發生變化所以他也在變。爲了能夠讓更多的人喜歡上傳統,張雲雷做了很多努力,改編北京小曲兒,把一些不容易讓人接受的東西改編成容易被傳播的。而且,作爲一個公衆人物,他用自己的流量去帶動粉絲瞭解傳統。
比如說北展的乾坤袋,濟南的鎖麟囊,還有大西廂,京韻大鼓醜末寅初,嘆晴雯,太平歌詞白蛇傳,韓信算卦等等。這些東西在沒有張雲雷之前可以說是沒有多少年輕人知道。這些都是張雲雷給傳統的回饋。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現在的流量都是相聲帶給他的,他就利用這些流量給相聲更多的回報。這也算是知恩圖報了吧。
熱愛不是虛有其表,而是爲之付出,爲之奉獻。張雲雷對於相聲的熱愛,我平心而論的說我達不到。一個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比你用功,如果你是上帝的話,你會讓這樣的人失敗嗎?當然不會,他只會更加成功。
未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相信你所熱愛的事業併爲之奮鬥,相信你會是自己的那個“張雲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