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洞沟是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的历史见证,宁夏的历史从水洞沟开始,早在三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这里也曾发现了大量的石器与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由此这里也是史前文化的遗址,更是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最后一次,成吉思汗亲征,在西夏即将灭亡的时候,成吉思汗病死于六盘山,蒙古人认为这是西夏带来的灾难,于是在西夏主献城投降之后仍然杀其国王,在兴庆府屠城,为了摧毁这里的“王气”,蒙古人夷平了府城,发掘了西夏王陵,将西夏国民迁到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从此,党项人一蹶不振,史书上再也不见党项的名字。

大家好,我们的飞哥采风另一种意境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一个失落的王朝,一幅边塞诗中的奇景。这里汇集了江南的妩媚与大漠的雄浑,这里有古老的黄河文化与浓郁的回乡风情。
羊皮筏子上的黄河漂渡、骆驼背上的腾格里沙漠探险……当夜宿大漠,面对满天繁星,丝绸之路的驼铃仿佛在心头回响。天地静穆,贺兰山沉默无语。这就是塞上的江南,神奇的宁夏。
她不仅拥有神秘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物产丰富。人说“天下黄河富宁夏”,此情不假。宁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
历史篇:
一个被遗忘的王朝
公元1227年,当兴庆府湮没在成吉思汗的滚滚铁骑中时,西夏,这个与宋、辽、金对峙了190年的王朝就此消逝。这个在战火中湮灭的西夏王朝在历史典籍上记载极少,《二十四史》上也没有对西夏王朝的记录。
西夏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建立起来的王朝,建立于公元1038年。到了国家定型时,其疆域“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抵萧关,北控大漠”。西夏王朝亡于蒙古的入侵,蒙古人先后六次大举伐西夏,每次都毁城掠地屠城。
最后一次,成吉思汗亲征,在西夏即将灭亡的时候,成吉思汗病死于六盘山,蒙古人认为这是西夏带来的灾难,于是在西夏主献城投降之后仍然杀其国王,在兴庆府屠城,为了摧毁这里的“王气”,蒙古人夷平了府城,发掘了西夏王陵,将西夏国民迁到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从此,党项人一蹶不振,史书上再也不见党项的名字。朔方战事已定,蒙古帝国将这块新疆域命名为宁夏。如今这个曾经显赫一方的西夏王朝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个又一个谜。
六盘山
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留给世人的最大一处遗存。它以“头枕青山,脚依黄河”之势分布着9座帝王陵和250多座陪葬墓。一座座用黄土夯成的陵台,历经沧桑,在贺兰山下连绵伸展,在夕阳的余辉映照下,金光灿灿,雄壮而神秘。
人文篇
宁夏水洞沟遗址
水洞沟是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的历史见证,宁夏的历史从水洞沟开始,早在三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这里也曾发现了大量的石器与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由此这里也是史前文化的遗址,更是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虽然水洞沟遗址有幸被世人发现、延续至今,但是它仍旧给世人留下了许多问号,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水洞沟人去哪儿了?了解水洞沟的人都知道:水洞沟人经历过一次大型的自然灾害后逐步分散到世界各个角落,现如今世界上已没有了水洞沟人,但是水洞沟人的后代却分布到世界的各个地方,在同一时空下,为创造美好世界做出自己或大或小的贡献。
作为中国三大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而且是中国最早发现并进行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90年来,水洞沟先后经历了5次系统考古发掘,但还有许多秘密埋藏在泥土里,等待你的发掘……
风光篇:沙坡头
奔腾的黄河穿越峡谷,经黑山峡流入宁夏境内,至沙坡头一个急转弯,改其汹涌而为平缓,造就了一个神奇的自然奇观———沙坡头。黄河北岸,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以不可遏制的凶蛮滚滚而来,到这里却戛然而止,伏首在黄河岸边。
这里的“沙坡鸣钟”是中国四大鸣沙之一,也是中国最大最长的滑沙场。在沙沙坡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得到了完美体现。站在黄河岸边,看着这长烟落日,眼前仿佛掠过了那些梦想着建功立业而奔赴边塞的唐代诗人们策马奔驰的身影。
在黄土高原干旱的千沟万壑与黄土丘陵上,高高拔起的郁郁葱葱的六盘山,犹如一片绿岛,给干旱的黄土地平添了一派生机。
1935年,毛泽东在此写下了那首《清平乐·六盘山》,从而使六盘山扬名海内外。六盘山雄伟俊秀,成为宁夏最繁茂的绿色世界。六盘山云海是独具特色的一大景观。因南北地理环境不同和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六盘云雾的开合呈现了千姿百态的奇观。山顶上有红军长征纪念亭。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