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警匪劇而言,實現了勢均力敵甚至於悍匪力量略大於警察叔叔之後,出現武戲,就異常好看了。所以,我們現在比較好看的警匪劇,都會提升悍匪的力量優勢,順路削減一下警察叔叔的戰鬥優勢。

文/馬慶雲

5月31日晚間,電視劇《三叉戟》兩集首播。這部警匪劇由多位老戲骨主演,陳建斌更是領銜主演,帶領董勇、郝平成爲真正的警界鐵三角。三英爭霸的劇情模式,確實值得點贊。三位老戲骨的演技,也無可挑剔。不過,《三叉戟》卻存在劇本等層面上的一些問題。

當然,我們與其說是劇本層面上的問題,不如說是警匪劇題材發展到當下,開始面對自己的內容瓶頸期了。我在前幾日點評《燃燒》的劇評文章當中,也提到了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創作的警匪劇,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匪的部分不夠強大了。

這一點,很好理解。齊天大聖打厲害的大妖精,當然好看。但讓孫悟空打豬八戒都能幹死的巡山小嘍囉,自然顯得力量感不足了。警匪劇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真正的悍匪,才能呈現警力正義力量的強大。而一般的警匪劇當中,很難出現悍匪。

外加上觀衆們早已安居樂業多年,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裏邊,對警隊力量有着天然的認可,因此更會以劇迷的心態削減匪徒的戰鬥力。這就造成,我們現在的警匪劇當中,即使出現所謂的“悍匪”,觀衆依舊會覺得,不過如此,早晚被我們的警察叔叔們探囊取物一般的收拾了。這種警匪劇的審美心態,是生活安定、治安良好的必然心態。

因此,我們現在的警匪劇,其實已經走到了一個路口,面對瞭如何繼續發展的問題。像當年那樣,出現劉華強那樣的悍匪,已經不可能了,觀衆也不信。像高羣書導演早年的一些警匪劇那樣,極盡生活化的真實,讓警察叔叔成爲真正的片警,其實也就成了衚衕劇。衚衕裏邊,哪有什麼犯罪分子啊。我們都安居樂業那麼多年了。

所以,我們現在比較好看的警匪劇,都會提升悍匪的力量優勢,順路削減一下警察叔叔的戰鬥優勢。比如,前兩年比較火的《破冰行動》,就是提升匪徒的戰鬥力。再比如,電影層面上比較典型的,《湄公河行動》,直接在沒有後勤支援的前提下戰鬥,削減自己的作戰支援,從而實現與悍匪的勢均力敵。

這是電視劇創作的必然規律,警匪劇只有警匪勢均力敵纔好看。而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匪徒根本不是警察叔叔的對手,外加上大家對警察叔叔具備天然好感,會自覺認定我方力量可以秒殺匪徒。碾壓式的偵破、打鬥、抓捕,就很難形成電視劇自身的緊張刺激。

《三叉戟》當中,首播的兩集劇情當中,出現的匪徒不過四人,兩人已經被抓捕,兩人逃竄。而剩下的出場的所有角色,都是正義力量。這是一種碾壓式的陣型,跟國家隊踢老編組織的退休老同志殘障足球隊一樣。因爲匪徒力量感太弱,所以造成了劇情當中的三叉戟組合成了導彈打蒼蠅。

對於警匪劇而言,其實講求文戲和武戲的有效結合。文戲部分,就是抽絲剝繭,分析案情,呈現人物關係,和敘事線索等等。武戲部分,就是實強核彈,抓捕行動等等。對於警匪劇而言,實現了勢均力敵甚至於悍匪力量略大於警察叔叔之後,出現武戲,就異常好看了。任務艱險不能贏而贏之,纔好看。《三叉戟》現在呈現的問題,就是文戲過多了,武戲太少了。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也簡單,還是悍匪那邊力量太弱了。不用大量的文戲去編排劇情,直接進入到了與悍匪的對抗環節,會讓裏邊的悍匪瞬間失色,秒沒。所以,在《三叉戟》當中,我們看到了大量的與主線劇情關係過分薄弱的文戲內容。包括三叉戟的三位成員之間的兄弟情和後續的兄弟情隔閡等等,都是過分拖沓了。

在人物塑造當中,《三叉戟》是中規中矩的,尤其對於三位老警察的塑造,符合觀衆對於警察叔叔的熒屏印象。但也正是因爲這種符合,造成一種不夠新鮮的既視感。劇作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出現在題材已經走到一個瓶頸期了。警匪劇何去何從,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他山之石。說說刁亦男的《南方車站的聚會》。這也是警匪題材,但它不是以警的視角,而是換成了匪的視角。在戛納電影節上就拿到了金棕櫚提名。我個人不喜歡刁亦男導演的這類套路化的敘事風格,但不可否認,這種從警的視角換成匪的視角,可能會給警匪劇帶來走出瓶頸期的新思路。

在電視劇創作當中,講求主角視角。主角必須處於嚴重的逆境當中,並且具備強烈的奔突意識,才能讓電視劇好看。當《三叉戟》的三兄弟背後站着全員警力和所有人民羣衆的時候,主角視角並非處於嚴重的逆境當中,自然就缺少更爲激烈的矛盾衝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