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門店銷售的過程中,每當業績不好時,店員經常抱怨激烈的同行競爭,蕭條的市場環境,難纏的客戶,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影響業績高低的還有自身的銷售行爲!

  顧客不爽的7大理由

  1、表情難看

  2、話難聽

  3、肢體動作讓顧客不高興

  4、慢待或是不尊重顧客

  5、生理因素

  6、語速問題

  7、抬貨壓人,還是壓貨抬人

  簡單點一句話總結,就是把顧客給得罪了,把顧客氣跑了。當然,這得罪人分爲兩種,有意得罪人和無意得罪人,例如說辱罵顧客,毆打顧客之類屬於有意得罪人,當然,小編相信這類低級錯誤,已經很少有銷售人員會幹的出來了。但是,無意中的得罪顧客呢?

  無意中得罪顧客的情況具體有哪些呢?

  1

  表 情

  人的面部表情分爲有意識控制和無意識控制,有意識控制時間一般只有幾十秒,然後就會進入無意識狀態,也就是當事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臉上是什麼表情,在顧客進店的時候,銷售人員肯定會進行有意識控制,展露笑容,甚至還會露出八顆牙齒之類。

  但是,僅僅在幾十秒之後,銷售人員的注意力已經放在與顧客的溝通上了,失去了對面部表情的控制,鄙視,懷疑,睏意,甚至猙獰的表情都會出現,一個冷峻的眼神直接就滅殺了顧客的購買熱情。

  2

  說 話

  這裏所指的得罪客人的話,不是傳統意義上那些得罪顧客的禁語,例如:

  1、看好了再試!

  2、你上別人家看看吧!

  3、你到底買不買啊!

  而是銷售人員自己認爲很正確的話,或是口頭禪,例如:

  1、直接否定顧客原有的購買計劃

  2、批評顧客當前在使用的產品

  3、我說句真話吧(顧客一聽,噢,這句是真的,咦,那前面那些話呢?)

  4、我們店裏有個規定(上對下才說規定,店裏憑什麼對顧客說規定)

  5、這是全國統一零售價(多麼硬的口氣,直接回絕了顧客打算商量一下的設想)

  3

  肢體動作

  人的肢體動作和表情一樣,也分爲有意識和無意識,自己做出來的很多肢體動作,當事人自己也不知道,小編不只一次見過某品牌家電**店的營業員,一邊挖鼻孔一邊介紹說,這是XX的高端產品。

  4

  現場動作

  顧客在場選購產品,兩個銷售員躲在角落,一邊說悄悄話,一邊看着顧客,你猜這顧客會想到什麼?這是在說我吧……肯定沒說我好話……好事不避人,避人沒好事!走了!

  5

  生理因素

  小編只說兩個數據,國人六成以上有出現口臭的可能,而有口臭的人羣裏,有八成的人自己又聞不出來;

  6

  語速問題

  很多導購,認爲做銷售就是嘴巴能說,能說≠會說,說話的速度超級快,說了半天顧客不但沒有理解,而且厭煩。

  要麼就是說話太慢,半天說不到重點,讓顧客失去耐心。

  說話方式不注意:說者無心聽着有意,可別怪顧客 “心眼小” ,只是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理解不同而已。所以,在說話之前,先通過顧客的穿衣打扮和氣質,大概判斷他的性格,別再一個 “很嚴肅” 的人面前說“有色笑話” ,也別再一個 “嘻哈少年” 面前表現的 “過於拘束” 。

  7

  抬貨壓人,還是壓貨抬人

  以上所述,都是銷售人員在無意中會得罪顧客的情況,當顧客被得罪之後,立即對營業人員個人產生反感和厭惡情緒,繼而對產品和品牌產生連帶負面效應,接下來就很自然的放棄購買計劃,離店走人。

  當然了,顧客在臨走時會說出不買的真實原因嗎?

  當然不會,國人講話一貫婉轉,得罪人的話,不到撕破臉皮的時候,斷然是不會說出口的,那顧客一般會說些什麼呢?

  太貴了,贈品太少了,活動力度不大,我再看看,我回家商量一下,這個產品不適合我的需求;

  長此以往,銷售人員真的以爲顧客不買,就是顧客自己嘴巴里說出來的這些原因,從而忽視了對問題的深入研究。

  廠家研發新產品,投廣告,經銷商老闆花錢租門面精裝修做活動,都是在想方設法的把顧客吸引進店,而銷售人員一次又一次的得罪,就等於把好不容易吸引進店的顧客又一個個轟出店外。

  在我們的產品力還沒有足夠強勢前(例如蘋果產品和銀行裏的現金),銷售人員對顧客的得罪,把顧客氣跑,就是門店業績的第一殺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