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規則制定後,除一些特殊情況外,切忌“朝令夕改”,否則就會讓孩子有空可鑽,不把父母設定的規矩當回事,認爲只要自己撒撒嬌,或是哭一場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小故事裏,林林的媽媽正是犯了這樣一個錯誤,面對林林爸爸定下的不能亂買東西的規矩,媽媽因爲林林的哭鬧一步步妥協,最終讓林林的撒潑得逞。

大家好,小露,很多爸爸媽媽都想培養出一個懂事的孩子,這樣教那樣教,可孩子還是不好管教,總因爲一些事情惹得父母沒辦法。於是就給孩子定下了各種各樣的規矩去約束孩子,但在制定規矩的時候,大家要注意了,先來看一則小故事:

一個週末,爸爸媽媽帶着林林去公園玩,在出發之前,爸爸對林林說:“到了公園要聽話,我們是去逛公園,不是去買東西,不能見什麼要什麼,知道了嗎?”林林點點頭表示同意。可是在逛公園的時候,林林在一個賣風箏的小攤前賴着不走,非要買一個風箏,爸爸正要訓斥林林,卻被媽媽攔住了,媽媽說既然出來玩,自然少不了買東西,於是給林林買了風箏

不一會兒,在經過一個賣棉花糖的小販身邊的時候,林林鬧着要喫棉花糖,媽媽覺得買喫的也是應該的,於是林林得到了一個大大的棉花糖。幾分鐘後,在經過一個玩具攤前時,林林又哭鬧着要買玩具……就這樣,等他們逛完公園的時候,爸爸媽媽手裏塞滿了林林買的各種各樣的玩具:小汽車、飛機模型、變形金剛……爸爸媽媽無奈地搖了搖頭,本是來進公園的,結果卻成了逛商場

規則制定後,除一些特殊情況外,切忌“朝令夕改”,否則就會讓孩子有空可鑽,不把父母設定的規矩當回事,認爲只要自己撒撒嬌,或是哭一場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小故事裏,林林的媽媽正是犯了這樣一個錯誤,面對林林爸爸定下的不能亂買東西的規矩,媽媽因爲林林的哭鬧一步步妥協,最終讓林林的撒潑得逞。我們能夠想象,在以後的日子裏,即使爸爸媽媽定下嚴厲的規矩,林林也不一定會遵守,因爲他知道只要自己哭鬧一番,爸爸媽媽必定會心軟,如此時間長了訂立的規矩就會形同虛設

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在爲孩子制定規則後,隨着自己的心情隨意更改,比如規定孩子不能亂花自己的壓歲錢,但是隔天心情大好,又允許孩子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等到孩子花了較多的錢時又批評孩子亂花錢。這種由父母單方面造成的規矩“朝令夕改”的情況,也應當引起父母的注意。總之,在爲孩子設立規矩的時候,切忌隨着自己的心情隨時改動,今天這樣規定,明天那樣規定,這樣只會使規矩失去它應有的作用。

小露一直認爲,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純潔無垢的小天使,育兒重要的是自己,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全面了,教育孩子就會得心應手。

歡迎大家關注,在家裏教育孩子有什麼問題可以給我私信或者留言,小露會和大家共同學習。每日更新

注: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