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在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利,以及太平天國的打擊下,國運急轉直下。滿清政府爲了解決內外交困,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開始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其中以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和左宗棠爲代表,開啓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

從1861年洋務運動正式登上清朝歷史舞臺到1894年隨着北洋海軍失敗宣告結束,洋務運動在清朝存在了整整33年之久。在這33年間,清朝百廢待興,開辦了一大批近代化的工廠和企業,其中包括槍械、彈藥、大炮、水雷等武器裝備,這些裝備使得清朝國防軍事水平上了一個臺階。

除此以外,洋務派還發展了民族經濟,包括鋼鐵廠、輪船廠、電報等民用工業和產業。但是,滿清政府對於鐵路這個近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卻一直存在爭議,並陷入長期激烈而矛盾的討論當中。爲何滿清政府對於修建鐵路,這種利國利民的事情視而不見呢?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一、政府出於傳統經濟結構考慮,不支持修建鐵路

滿清政府由於是滿族統治中國,所以採取的是保守專制的治國政策,不求提高和改善社會的經濟、科技等水平,只求社會保持穩定,利於統治。在這種情況下,滿清政府採取的是男耕女織的小農生活。這種方式使得百姓各司其職,在各自屬地進行生產勞作,有利於避免人口大量流動帶來的社會不穩定現象。

鐵路的修建會加快人口和貨物的流動,打破現有的社會經濟結構。一旦修建成貫通全國的鐵路網,那麼全國各地的貨物和人口便會進行快速流動,勢必會對現有的社會經濟結構產生巨大的衝擊。而一旦因爲人口和貨物流動而產生的社會問題,處於內憂外患的滿清政府並沒有足夠的精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曾國藩作爲洋務派的代表人物,在修建鐵路這件事情上也表示了強烈反對,曾國藩認爲修建鐵路會產生新的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比如鐵路網絡的修建,會導致諸如依賴傳統運輸方式的車伕和船員失業,而這些大量失業人員就會形成新的社會問題,更會成爲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滿清政府出於傳統經濟結構和社會穩定的角度考慮,採取的是不支持鐵路的修建。

二、滿清政府的固步自封,導致不支持鐵路修建

“吳淞鐵路”是1876年英國資本集團擅自修建的鐵路,是一條從上海閘北向北通到吳淞口的窄軌輕便鐵路,全長14.5公里,在中國乃至世界鐵路上都頗有名氣,因爲它是出現在中國的第一條營運鐵路。

這條鐵路修建後的第二年清政府拿出28.5萬兩銀子從英國資本手中贖回吳淞鐵路,並拆毀鐵軌、剷平路基、推倒車站,並把鐵軌全部扔到海里。

這條十幾公里的鐵路修建後,當地的官員和百姓都覺得不僅影響了地區的寧靜而且擾亂了百姓們的政策生活,雙方都認爲鐵路毫無意義。

無論是百姓還是朝廷都習慣於現有的交通方式,對於鐵路這種新生事物並沒有發現其優越性,反而是問題多多。滿清政府對於新生事物抱着不接受不認可的態度,還是停留在以往的傳統思想當中,固步自封。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支持鐵路的修建。

總結

自從鴉片戰爭以後,世界已經發生巨大改變,外界各國都開始快速發展的時候,滿清政府仍舊停留在傳統的榮耀當中,不能自拔。李鴻章對於當時的時局提出“中國遇到了數千年未有之強敵,中國處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觀點,但是並沒有引起滿清政府的重視。

隨着近代文明的發展,晚清政府並沒有抓住這一次革新的機會,在這場大潮的衝擊下,固步自封和自以爲是的做派最終使得他們被歷史所淘汰。

反觀鄰國日本,在1868年開啓了明治維新,在日本政府強力主導下開啓了一系列的變法運動,在短短二十餘年的時間內便完成了工業化。在1894年的甲午海戰中更是戰勝了滿清政府,自此取代滿清成爲了亞洲第一強國。

縱觀兩國的維新變法,我們可以發現,兩個國家變法都處於同一時間段內,但是日本卻成功了,滿清政府卻失敗了。這其中的重要因素首在於政府,我們通過修建鐵路這個案例便可看出滿清政府對於革新的態度並不堅定,革新的認識並不徹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