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場,蘇軍有兩名最優秀的統帥,他們是朱可夫和科涅夫。這兩人都是經過長期戰爭考驗的人,在戰爭中,他們獲得了豐富的戰爭經驗,成長爲手握重兵的方面軍司令員。到戰爭後期,他們掌握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的兵力都超過了其他方面軍的幾倍之多,這充分的體現了兩人的軍事指揮才能。

一、朱可夫和科涅夫在柏林戰役中的碰撞。

在對德國柏林發起的戰役中,朱可夫和科涅夫兩人密切配合,共同拿下了柏林。但是,在這次戰役中,斯大林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在劃分兩個方面軍的軍事分界線的時候,將原本定到柏林南方一點的分界線,劃到了柏林東南60公里的呂本就不劃了。這使得在柏林戰役中,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

在柏林戰役的開始階段,由於朱可夫面對的德國防禦方向是德軍的防禦重心澤勞弗高地。這裏號稱柏林之匙,地形複雜,防禦牢固。在蘇軍進攻開始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沒有打開局面。而科涅夫的方向上的德軍防禦相對比較薄弱,科涅夫很快就打開了突破口,殺進德軍防禦縱深。

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想讓朱可夫的後續部隊,利用科涅夫打開的突破口進入戰鬥。這當然遭到了科涅夫的拒絕,不但如此,科涅夫還提出將自己的部隊調轉方向,向柏林南部發動攻擊。斯大林經過考慮,答應了科涅夫的要求。這樣一來,雖然朱可夫最終突破了德軍的防禦,殺進柏林市區,可是原本完全屬於朱可夫的戰果被科涅夫奪走了一半。

就算是這樣,科涅夫在他的回憶錄裏也還不滿足。他通過寫和部下的交談,暗示了當時的情況。當時柏林的分界線的時候,還是將擁有衆多標誌性建築的中心地帶劃給了朱可夫,這中間就包括著名的國會大廈。當時科涅夫的部隊在很多地方都越過了分界線,這時只能撤回來,把陣地交給朱可夫的部隊。在最後奪取榮耀的時候,這樣的犧牲當然會引起部隊的不滿。科涅夫的心裏也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不過,對於朱可夫和科涅夫之間,有着一種說不清的情愫。在莫斯科保衛戰期間,科涅夫就因爲擔任西方方面軍司令員時戰敗,要被追究責任。是朱可夫出面保護了他,並使他能夠繼續擔任加里寧方面軍司令員,在戰爭中挽回了自己的聲譽,繼續了自己的軍事生涯。可以說,朱可夫對科涅夫有救命之恩。可是,在柏林戰役中的這一切,難免會讓朱可夫對科涅夫產生一些看法。

二、朱可夫在他的回憶錄《回憶與思考》中專門點出的戰役挫敗。

在朱可夫後來撰寫的回憶錄中,對科涅夫沒有太多的筆墨。但是,在他的回憶錄裏,卻專門提到了蘇軍的一場挫敗。對於這場挫敗,朱可夫筆觸辛辣的寫道,“我不理解,爲什麼歷史學家們在敘述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時對所犯的這些錯誤默不作聲。應當分析這些錯誤,並把它們告訴我們年輕的幹部,以便從中得出應有的結論。”那麼,這場讓朱可夫如此嚴厲批判的戰役,究竟是哪一次戰役,它的指揮者又是誰呢?

這場戰役就是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而朱可夫沒有指名道姓點出的指揮者,大家也可以猜出來是誰了,不錯,就是科涅夫。

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發生在1944年7月13日-8月29日,是蘇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六次打擊。這場戰役的目的是解放烏克蘭西部各州和波蘭東南部,實施這場戰役的是科涅夫指揮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在這一次戰役中,蘇軍重創了德軍“北烏克蘭”集團軍羣,肅清了烏克蘭西部各州和波蘭東南地區的德軍,強渡維斯瓦河,奪取了桑多梅日以西的大登陸場,爲實施新的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

但是,在這場戰役中,科涅夫的部隊打得並不順利。尤其是在戰役初期,蘇軍還陷入了幾乎失敗的邊緣。這個情況,不但德國方面有所記載,連英美方面也有所記錄。只有蘇聯方面諱莫如深。這才使得朱可夫專門在自己的回憶錄裏提出來。

這個不利的情況是發生在戰役初期,在利沃夫方向上的蘇軍進攻遭受了嚴重的挫敗。1944年7月14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的第60和第38集團軍的主力轉入了進攻,但是經過一天的激戰,這個突擊集羣只前進了3到8公里,根本沒能突破德軍的防禦。而更糟糕的是,在7月14日日終前和7月15日早起,德軍投入戰術和戰役預備隊進行了反突擊。

尤其是7月15日早起,德軍在利沃夫方向上投入了以第1坦克師和第8坦克師組成的突擊集團,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的第60和第38集團軍的突破地段進行了密集的反突擊。在某些地段上,德軍把蘇聯第38集團軍的部隊打退了2至4公里,這就給蘇聯部隊造成了極爲危險的局面。科涅夫的這個突擊方向面臨着失敗的危險。

對於這種情況,英美方面的戰史是這樣記載的,“蘇軍在向利沃夫的進攻初期,由於遭受德國第1和第8坦克師的反突擊,而進展緩慢。”

而德國方面的戰史的記載更是觸目驚心,讓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科涅夫的部隊面臨着多麼大的危險。在梅林津的《坦克戰》中,甚至把這一戰作爲了防禦戰的範例。在該書第十八章《防守波蘭》中,他是這樣記述的。

蘇軍於7月14日8時20分發動了大舉進攻,在強大的火力準備後,蘇軍兵分兩路,發起密集的衝擊。9時30分,德軍指揮部得知前線的兩個德軍步兵師遭受重創。在此情況下,德軍指揮部命令第1和第8裝甲師實施反擊。7月15日,第1裝甲師發動的反擊阻止住了蘇軍的突破。

這就是英美和德國方面對那一場進攻的記載,這讓朱可夫的指責得到了印證。在那次戰役中,科涅夫指揮的這次進攻確實是遭受了巨大的挫敗的。

三、科涅夫和朱可夫的論戰以及事實的真相。

朱可夫就這一次戰役初期的挫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科涅夫在這一次戰役中,犯下了以下一些嚴重的錯誤。首先,朱可夫認爲,科涅夫在這次戰役進攻前的偵察工作做得很差。由於偵察工作的失誤,使得科涅夫未能對當面之敵的具體防禦態勢有一個清楚準確的認識。

第二,由於科涅夫沒有能夠查明當面敵人的全部防禦配系,也沒有發現德軍指揮部的戰役預備隊,特別是它的裝甲坦克部隊,這使得科涅夫在制訂作戰方案的時候發生了嚴重的偏差。科涅夫沒有料到在突破敵人防禦的時候會遇到敵人的反突擊,更不要說對此的預案了。

第三,由於對敵人火力配系研究得不夠,所制定的炮火準備和航空兵準備計劃有重大缺點。這使得科涅夫的部隊雖然進行了強大的火力準備,但是卻沒有能夠精確的破壞德軍的防禦體系。發射了大批的炮彈卻未能獲得應有的效果。

第四,對步坦協同作戰研究不夠。在作戰中,光靠步兵去對抗敵人殘留下來的防禦工事的敵人和坦克,這使得步兵遭受了重大傷亡可收效不大。

朱可夫的這些指責可謂有理有據。相對於朱可夫的指責,科涅夫也在自己的回憶錄裏對自己進行了辯護。可是,他的辯護顯得十分蒼白無力。科涅夫先是闡述了自己對如何使用坦克的認識,反駁了朱可夫對自己步坦協同作戰的指責。可是,對於朱可夫對自己指揮方面的指責,他卻將這個原因推給了敵人。他的回憶錄裏寫道:

我不同意這樣一種意見,即敵人在第38集團軍突破地段實施的反突擊,是方面軍首長、該集團軍首長失算的結果,或是戰役計劃中的一個錯誤。德國法西斯統帥部採取了機動預備隊的通常法,對方面軍進攻部隊實施反突擊。它企圖破壞方面軍的最初突破。在這方面它沒有新招。自古以來人們就懂得,敵方總是想方設法採取對策,破壞進攻一方的計劃。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戰爭的邏輯就是如此。

我們看看這個理由,似乎要說的意思是,不是我們失算,而是敵人太狡猾了。這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科涅夫的理虧。

四、科涅夫遭受挫敗的根本原因和他的補救措施。

其實,朱可夫和科涅夫的爭論背後,還有斯大林的影子。而朱可夫對科涅夫的指責還是給科涅夫留下了面子了。科涅夫的挫敗,確實是朱可夫指出的原因,而且還有他作戰方案的謬誤。

正如朱可夫所說的,因爲科涅夫偵察方面的過失,使得科涅夫對自己的當面之敵的情況並不瞭解。他根本就沒有發現對方的戰役預備隊第1和第8裝甲師已經做好了反擊的準備。科涅夫出於對自己的兵力的自信,他居然制訂了一個兩路進攻的作戰方案。而更荒謬的是,他的這兩路進攻居然是離心方向的攻擊,完全違背了軍事上的基本原則。

這個方案當然遭到了斯大林的反對。可是科涅夫固執己見,一點也不讓步。到了最後,斯大林拗不過科涅夫,只得批准了科涅夫的作戰方案。但是,斯大林在批准作戰方案的同時,也對科涅夫有言在先,“您很固執呀,好吧,實施你們的計劃吧,可您要爲執行這一計劃負責。”科涅夫對這句話的看法是,這是警告他要爲戰役的可能的結局負責。

現在,戰役發生了科涅夫意想不到的情況,眼看着科涅夫的戰役和他的前程都岌岌可危的時候,命運之神向他伸出了橄欖枝。由於科涅夫掌握的空中優勢和德軍戰地指揮官的錯誤,挽救了科涅夫的命運。

當時,由於德國空軍的衰弱,蘇軍憑藉着強大的空軍實力,掌握了戰地上方的制空權。爲了配合科涅夫的這次戰役,配屬給他的作戰飛機就達到了3250架。科涅夫爲了挽回這場挫敗,他採取了用空軍密集突擊的辦法。他命令將他指揮下的空軍第2集團軍投入戰鬥,對德軍坦克集團進行密集突擊。僅在7月15日下午蘇聯空軍第2集團軍就出動轟炸機和強擊機2000多架次,使德軍遭受重大損失,這才擊退了德軍的反突擊,挽救了危機。

而讓當時的科涅夫並不知道的,他的空中突擊奏效的原因,是因爲德軍第8裝甲師的指揮官違反作戰方案造成。當時科涅夫的突破地點已經被德軍預先判明,德軍準備以第1和第8裝甲師來進行戰役反擊。第1裝甲師的作戰很順利,阻止了科涅夫部隊的突破。而第8裝甲師的反擊卻出了差錯。

德軍的作戰計劃是讓第8裝甲師走按照預先安排的穿越森林的路線。但是,這個裝甲師的指揮官爲了爭取時間,走上了佐洛切夫-耶傑爾納公路。結果,在公路上運動的德軍裝甲師的長長的縱隊,成爲了蘇軍空軍的明顯的目標。在蘇空軍的輪番轟炸下,德國第8裝甲師遭受了慘重的損失,這次反擊也沒能實施。科涅夫的部隊隨後終於取得了突破,取得了戰役的成功。

就這樣,科涅夫憑藉着自己的空中優勢和德軍的錯誤,挽回了敗局,同時挽回的還有他的軍事生命。經過這一次挫敗,在此之後,科涅夫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在他的指揮下,他的方面軍一路打到柏林,使他成爲和朱可夫齊名的蘇軍將領。

結語:

利沃夫戰役初期的挫敗,只是蘇德戰爭中的一個小插曲。當時科涅夫指揮的有百萬大軍,當面的德軍雖然自稱能夠阻止他的進攻,可是,那也只是暫時的。在懸殊的實力對比下,科涅夫最後還是可以取得勝利的。

科涅夫在當時指揮大規模戰役的經驗還不足,出現這次戰役的錯誤也是情有可原的。從這一方面來看,朱可夫的指責就有點小題大做了。再結合後面發生的事情,科涅夫在柏林戰役中爭奪朱可夫勝利果實的表現。以及在戰後,朱可夫和科涅夫不同的遭遇,朱可夫在回憶錄裏揭科涅夫這次戰役的短,就有着另外的一種含義在裏面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