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张国华带着军指及154团到达拉萨时,依然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到处都是谣言,站在高楼台上的个别人朝欢迎人群和入城队伍投石子、吐口水。噶厦把张国华的部队全部安排在拉萨河北岸沙滩上,张国华、谭冠三等军领导住在宇妥院内。藏军在张国华部队周围三面安设军营,暗暗地将18军主力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张国华对此心知肚明,但他胸有成竹,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抓紧时间休息。他自己去找噶厦当局,要他们卖粮食给解放军。

干部战士都为张国华捏把汗,说去见那些人太危险了。张国华平静地说道:“我们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张国华刚跨进门口,鲁康娃坐在椅子上,看都没看他一眼,鼻子一哼,扭过身去说:“过去满清有个入藏大臣也姓张,只在拉萨设了一个衙门,没有带什么兵,你何必带这么多军队来。”

张国华淡淡一笑:“中国幅员辽阔,姓张的人多嘛。”

鲁康娃背对着张国华,说道:“西藏不欢迎你们,知道吗?”

张国华不紧不慢地说:“不欢迎我们来的只是少数人。”又说:“我们到西藏是来执行协议,少数人挑拨离间,不许卖粮食,我们正在开荒生产,会取得丰收的。”

鲁康娃捻动着佛珠,讥笑着:“你们在昌都打了胜仗,好得很!不过我告诉你,打败仗虽然难受,饿肚子比打败仗的滋味更难受吧?”

张国华直截了当地问鲁康娃:“和平解放西藏协议,全国人民都在欢庆这个协议的签订,想必你也看到了吧?”

鲁康娃耸耸肩环顾左右的贵族官员,眼里的凶光一闪,不做声。

张国华说:“我率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就是为了巩固国防。”

鲁康娃感觉自己身上燃着一团火,心想,这个张国华十分厉害,于是,嘴里嘀嘀咕咕:“阿沛去北京,并未授权谈军事,十七条协议很突然……老百姓也不满意,应该修改……”当他的目光掠过张国华的随行人员,便有了话头,指着张国华突然狂叫起来:“姓张的,你好大胆,把军队带进来啦!”

其实,随同张国华来的只有徐淡庐和赵谨仁两人,鲁康娃有些气急败坏了。张国华还是保持着平静,义正辞严地说:“新中国已经成立两年多了,西藏也获得解放了,噶厦应该飘扬五星红旗了。”

张国华和张经武商量,决定10月30日代表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为名,解决粮食问题。

噶厦却想借此杀杀张国华的威风。当张国华派出代表徐淡庐和平措旺阶前去商谈拜会细节时,噶厦提出,张国华拜会时,必须按照传统礼节,行磕头礼,即所谓朝拜。徐淡芦和平措旺阶当然不同意,说双方和风俗习惯都要照顾,互相尊重,解放军是不兴叩头这一套的,但一定会尊重。噶厦想到张国华那一路拦不住的精兵强将,对拜会仪式只好作了让步。

徐淡庐回来一说,张国华思索了一会儿,作了布置。第二天上午9时半,张国华带着庞大的送礼队伍,浩浩荡荡沿着布达拉宫向罗布林卡走去。张国华、徐淡庐、陈竞波、乐于泓、平措旺阶,与抬着的13件礼物的队伍走在前面,军乐队鼓号齐奏,文工团员扭着秧歌敲着腰鼓,布达拉宫广场热闹非凡,过节一般。为了不失礼节,张国华带领队伍按藏族人转经的方向绕大昭寺走了一圈,经历布达拉宫广场,然后才朝罗布林卡走去。

罗布林卡是夏宫。张国华将事先准备的宝塔、佛经、哈达等5件东西一一献上,徐淡庐等人也献了哈达。张国华目光转向平措旺阶,张国华让他穿上藏族服装,并且给他做了工作,要他磕头。在这之前,邓小平曾有过细致的交代,到拉萨之后,如果对方提出摸顶,可以不受军队纪律的约束,让他摸顶。当平措旺阶上前磕完头,对方又伸出手来给他摸顶。

这个仪式结束后,藏方献上饭、酥油茶、面卷之类,品尝之后,其他人退下,只留张国华和平措旺阶,进入他的卧室。稍作片刻,又走上观戏阁。阁前装着玻璃,有一层薄纱遮住,18军的文工团便在台前开始演出。张国华用余光看了一眼对方,只见他手持望远镜,急急地调着焦距。看来,他被这新奇的演出吸引住了。

回到住处,张经武问起今天的拜会,张国华把帽子往桌上一放,喜不自胜:“文工团算是带对了,对方虽然是垂帘看戏,看得是目不转睛。嘿!原来他这么年轻,看来也有为呀!”

张经武点点头:“我看也是。他是个纯朴的青年。你看粮食的事有问题吗?”

张国华会心一笑。

第二天,阿沛高兴地跑来告诉好消息:“他们已下令13个宗各筹粮一万斗,另外布达拉宫仓库还能拿出5000斗。”

张国华的笑脸还没持续两天,又挂上了乌云。各宗受到噶厦的阻挠,并没把粮食交付给解放军,布达拉宫粮仓拿出来的粮食,一化验,全部霉变,根本无法食用。更令人不安的是,鲁康娃和洛桑扎西不但不支持解放军,还搞起一个由商人和无业游民、流氓为骨干的所谓“西藏人民会议”,使形势进一步恶化。

张国华仔细地分析着西藏的形势,他迅速在本子上记下了要点,至今还能从字里行间读到他当初对西藏工作的潜心研究,对西藏工作的慎重稳进,对西藏工作的呕心沥血。

1952年2月10日,西藏军区正式成立,吸收了阿沛、朵噶·彭措饶杰为军区副司令员。

张国华一有空就请阿沛讲目前西藏的问题、探讨18军和工委需要采取的措施工作方法。

当时的头号难题还是粮食,第二号难题则是市场物价。西藏物质匮乏,市场很小,可以供销售的本地农牧产品酥油、肉类等数量有限。商人从印度等地贩运来的布匹、蜡烛、肥皂、纸张等日用百货更少。除拉萨有几十家中小商店外,日喀则、江孜等较大城镇中,都只有可数的一些小商店。我入藏部队新到,所需物资与市场可供物资悬殊很大,如果各单位自行争购货物,大量银元投入市场势必造成物价飞涨,使多数群众的生活受到影响,那会正中奸计。

阿沛向张国华建议:“能否成立一个财经委员会。”

张国华说:“我也正考虑这个问题,但不知谭政委、其梅、老李他们是否同意。”

阿沛说:“这对西藏将来的经济发展是否百利而无一害。”

张国华一听,让秘书姚澎马上去把谭政委、范副政委、王副政委、李参谋长、刘主任等领导请来开个会。

会议的时间很短。这个时候,由于经常有突发情况出现,因此,除重大问题外,一般都是短会。后来,西藏工委专门成立了财经委员会,由张国华兼任财委书记。其实,早在部队向拉萨进军的途中就明确规定过,每到一地都实行统一采购的财经纪律,即部队所需物资,由后勤、财政、贸易部门视当地市场物资总量、货源情况,在保持物价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统一进行采购后,分配给各单位;完全实行供给制,严禁各单位自行采购,严禁个人上街进店购物。这条纪律,经过各级领导向广大指战员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

在人烟稀少的康藏、青藏高原艰辛跋涉数千里后,各种生活用品奇缺的西南、西北各路入藏部队,突然到达开设店铺、市场的拉萨等城镇,眼见街上摆放着一些自己急需的货物,为了革命利益,大家都自觉地不进店购买。每个人在脑子里都形成了上街买东西就等于犯错误的概念,个人生活再苦也不能去犯这个错误。当然,也有个别违反纪律的现象。那时部队伙食很差,常吃有霉味的青稞或作马科的黑豌豆,食用后肚子胀气,普遍营养不良;有的同志看到拉萨街上的甜茶馆、面馆不错,忍不住走进去自己掏钱喝一杯甜茶或吃碗面条,改善一下生活。但是,组织上对此类事情无一例外地通报批评,责成本人检讨,保证不再违犯。总的来说,统一采购的财经纪律得到严格遵行。

1952年3月,传统的祈愿大法会期间,有人打着“人民议会”旗号,要求修改十七条,撤走解放军。4月1日,千余藏军突然包围了西藏工委和张经武住所,墙上、屋顶上都架起了机关枪,枪口直对着解放军。

根据北京的指示精神,张经武、张国华商量好了对策。他们把噶伦们召集来,张经武靠背着窗户,指着楼下说:“我们再让就要掉下去了,两司曹干了大量坏事,我们已经掌握了可靠证据,现在我们已无法与两司曹合作相处了,请把我的话传达,请他做出处理吧。”

噶伦们互相观望,为两司曹开脱:“他们不会讲话,年纪太老,脑筋陈旧,说话方式不好,还请张代表原谅……”

噶伦们只好表示同意撤销两司曹的职务。

张经武决定再上布达拉宫。

午夜了,张国华还在摄像会见的各种可能。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中,上布达拉宫无疑是凶险莫测。张国华认为,如果他们加害张经武,我们就又充分理由讨伐他们,但可能性不大;如果他们把张经武代表软禁起来,迫使我们让步,要解放军撤出西藏,我们将据理力争。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如果他们遵从我们意见,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张国华指出要防止第一种、准备第二种、争取第三种情况的出现。

张国华将张经武送出门口,两人默默地紧紧地握着手,张经武宽慰张国华:“量他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我杀害,我估计软禁的可能性大,如果我一时回不来,我将在布达拉宫的宫顶,一同看同志们自卫反击的情景。我预祝同志们反击作战胜利。你们胜利越快,我平安返回的可能性就越大。”张国华点点头,立即返回作战室。他办事细致周到,并作了最坏的打算。命令军区机关和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只要情况有变,能做到立即出击。

高耸的布达拉宫内外重兵布防,从山上到山下的长长的阶梯两侧,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站满了荷枪实弹的藏兵。张经武只带了两个警卫员和一名藏族翻译,大步从容地迎着几百只枪口,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布达拉宫……

军区作战室紧张到了极点。除了张国华,其他领导也都在座。没有人高声说话,只有话务员在轻声传接讯号,会抽烟的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张国华的眼圈被熏得刺痛,每隔一会儿,就叫参谋长再出去看看。

李觉参谋长已让作战参谋杨一真带一架高倍望远镜和一支信号枪到军区西面广场小河边观察布达拉宫的情况。如果张经武发生意外,跟随他的保卫干事一定会从布达拉宫顶上朝南的中间窗口里伸出一面红旗或发射三发信号弹,再由杨一真发三发信号弹,通知部队出击。

空气石块似的僵硬,将军们的呼吸都艰难异样。刚看完表,又去看表……

突然一声“报告”,打破了寂静。军务参谋杨一真急切地跨进门,报告说:“张代表从布达拉宫出来啦!”

“确切吗?”

“是我亲眼所见,他已经骑上马朝山下走了。”

张国华大出一口气,朝谭冠三会意一笑,命令部队继续保持警惕,而后直起腰,朝在场的人招呼着:“走,出去透透新鲜空气,可把我憋死了!”

5月1日,噶厦宣布“伪人民议会”为非法组织,予以取缔。但西藏上层的行为并没有中止。局势暂时平静了,但平静中却孕育着更多更大的复杂。

张国华接下来做的事情是阅读和研究关于张荫棠的一些资料。在路上的时候,他就听谢国安他们讲过了。张国华非常佩服张荫棠对西藏的贡献。他经常把张荫棠这个驻藏大臣在西藏的贡献,说给秘书和赵谨仁听,说给参谋们听。他说张荫棠进藏后,首先大刀阔斧地清除时弊,整肃吏治,参奏了前驻藏大臣等一批贪官污吏,使其受到惩处。他在西藏人民心目中威信较高。他带进西藏的花种至今仍被西藏人民称为“张大人花”。秘书、参谋们听得津津有味。还在路上的时候,那些藏学专家说,张荫棠口才很好,曾抱病到大昭寺给西藏僧俗官员演讲物竞天择之理与富国强兵之道。张国华就是听到一句话后,才一直想读到关于张荫棠的资料的。张荫棠在西藏时曾发布全藏的《传谕藏众善后问题二十四条》,张国华读得非常仔细。

张荫棠规划的治藏方案,核心可用他自己说的一句话概括:“惟整顿西藏,非收政权不可,欲收政权,非用兵力不可。”其具体措施,集中体现在他向朝廷上奏的“治藏十九条”中。

相关文章